甚,何以堪之!”於是楚執宋襄公以伐宋。冬,會於亳,以釋宋公。子魚曰:“禍猶未也。”十三年夏,宋伐鄭。子魚曰:“禍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鄭。襄公將戰,子魚諫曰:“天之棄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國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厄,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兵以勝為功,何常言與!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戰為?”
《史記·晉世家》四月戊辰,宋公、齊將、秦將與晉侯次城濮。己巳,與楚兵合戰,楚兵敗,得臣收餘兵去。甲午,晉師還至衡雍,作王宮於踐土。……五月丁未,獻楚俘於周,駟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晉侯為伯,賜大輅,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圭瓚,虎賁三百人。晉侯三辭,然後稽首受之。周作《晉文侯命》:“王若曰:父義和,丕顯文、武,能慎明德,昭登於上,布聞在下,維時上帝集厥命於文、武。恤朕身、繼予一人永其在位。”於是晉文公稱伯。癸亥,王子虎盟諸侯於王庭。
另,勾踐和夫差也可計入春秋五霸,大家的觀點不同,因為他們倆後續還有別的劇情,放到後面寫。
另,補充一點關於春秋戰國的時間點劃分(文中採用了歷史課本的劃分,但更喜歡以下呂思勉之劃分,根據孔子《春秋》的時間點作為起止,因為春秋之名源自於此)
呂思勉《中國通史》:春秋時代,始於周平王四十九年,即魯隱公元年,為西元前七二二年,終於前四八一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明年為戰國之始,算至前二二二年秦滅六國的前一年為止,共二百五十九年。
呂思勉《極簡中國史》:從公元前七二二年起至四八一年止,凡二百四十二年。這期間,孔子因魯史修《春秋》,後人遂稱為春秋時代。
錢穆《國史大綱》:春秋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左傳記載史事較春秋為明備,又下續至哀公二十七年終,凡二百五十五年。若自周平王東遷一併計入,共三百零三年。
秦王掃六合2
——秦!王!掃!六!合!
五個光華奪目的篆文大字憑空出現,橫亙在天幕之上熠熠生輝,如若華美的寶檠銀鈺,剎那之間險些閃瞎了眾人的眼睛。
至於先前的玉樓金闕、雲窗霧閣,早就宛如風捲殘雲一般,消失在光焰萬丈之中。彷彿從來都沒有存在過,僅是他們的幻想罷了。
齊桓公一臉驚愕,完全沒反應過來。
他不自覺地揉了揉眼睛,瞪著雙眼,迷茫地看了看身邊的管仲,復又看向迢遙的天幕之上。那五個鋥光瓦亮的篆體大字,依然還是巋然不動地橫在天地之間,目測起來堅若磐石。
齊桓公:?????
他目瞪口呆地盯著“秦王掃六合”的天幕大字,彷彿是在辨認其中的字型,又彷彿是被這天道預言般的文字,驚嚇得完全說不出話來。
秦、王、掃、六、合?
什麼東西啊!!
難道不是上蒼降下旨意,讓他可以安心去舉行封禪大典嗎??他連自己這次封禪大典的舉行要去哪處名山大川都想好了,就告訴他這個??
而且這天降異象!這個祥瑞!
明明是出現在他們齊國的上空啊!關西邊的秦國什麼事!他們秦國在西邊大老遠的,怎麼可以平白無故搶我們齊國上空的祥瑞啊!>>
不是,等一下,真的不是搞錯了嗎?
齊桓公茫然而又不敢置信地,掐了掐自己的臉,又掐了掐管仲的臉:“仲父,天幕之上所寫,那是秦國的文字嗎?你可認得這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