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舉辦這場接風宴的主要出資人,揚州鹽商們並未急於過來跟執委會的大人物們套交情,而是耐心等待大部分有資格到主桌敬酒的人走完流程之後,才不慌不忙地上前,由石迪文親自引見給眾人。 揚州最具聲望的七大鹽商家族,除了先前在城外見過的戴英達之外,其餘的楊、季、馬、徐、崔、郭六家,家族的負責人也全都到場了。 這幾家聚在一起,說是富可敵國也毫不誇張。眼前邀請了數百人出席的這場接風宴,對他們來說這點花費只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能由此換得一個被執委會接見的機會,對他們而言是很划算的交易。 據石迪文的介紹,揚州鹽商出資的專案可遠遠不只是這場宴席而已,遷都計劃中的不少大型基建工程,也有揚州鹽商以各種方式積極參與其中。 這些以精明著稱的徽籍鹽商如此熱情主動,當然不會是因為發善心,他們掏的錢雖然大部分是以贊助為名,但毫無疑問是將其當做了長期投資,並不是完全不求回報。 這個道理,執委會眾人自然也都明白。對方費心竭力地請石迪文安排會面,那當然不會只是為了在執委會面前表現卑躬屈膝而已。 戴英達作為鹽商代表,開門見山地表明瞭來意:“我等從揚州趕來,除了覲見執委會各位大人之外,還準備了一些商業計劃,希望能夠得到執委會的許可和支援。” 既然是商業領域的事務,那自然是由主管商務部的施耐德出面了。 施耐德道:“戴老闆不妨先簡單說說,有些什麼樣的計劃。節約時間,小專案就不用在這裡說了。” 戴英達連忙應道:“那小人便直說了,我等有意以京杭運河和長江為目標,投資拓展內河航運生意,還望能得到執委會的支援。” 施耐德似笑非笑地應道:“戴老闆眼光不錯,但所你說的這兩個區域,可不太簡單啊!” 戴英達道:“若無困難,我等也不會特地來麻煩執委會各位大人。” 戴英達所提及的京杭運河和長江都是極為重要的內河航道,一條南北向,一條東西向,串連起了多個物產豐富的省份。 對於向來重視航運的海漢,這兩條內河航道的價值自然無需多言,要是有合適的機會,肯定是要將其拿下。 但問題在於海漢目前控制的地盤,並不能覆蓋這兩條內河航道,僅僅只有一小部分是在海漢的控制之下。 南北向的京杭運河,其中杭州至揚州的大部分河段都由海漢控制。揚州以北自江蘇入山東,再到河北,基本上就仍是屬於大明的地盤。 而東西流向的長江,目前由海漢控制的部分僅限鎮江下游至出海口。要想再往上游走,雖然根據與大明簽署的通商條約,理論上海漢的商船也能去得長江上游的城市,但那些地方當然就不是海漢的勢力範圍了。 內河航運生意當然是一大塊肥肉,但海漢的航運商想把生意做進大明控制的地區,難免就會受到明裡暗裡的種種限制。很多地方仍會以軍事禁區或者其他理由,在部分航段對海漢的船隻實施禁航。 以揚州鹽商的家底,如果只是想開幾家船行,隨便買幾十條船跑跑運輸,那根本就不用費那麼多事來向執委會討人情。 他們想做的事,大概就跟過去經營鹽業一樣,在這一行裡形成壟斷之勢,再以此來攫取可觀的收益。 若論財力,富庶的揚州鹽商自然是有這個本錢去實施這樣的計劃。不過早在二十年前他們就選擇投靠了海漢,去大明境內經商當然也不會再得到什麼優待,甚至很有可能會成為別人眼中待宰的肥羊。 長江上大大小小靠水吃飯的組織,掌管京杭運河二百多年的總督漕運部院衙門,這可都不是什麼好打交道的物件。揚州鹽商過去那套靠錢打通關節的做法,在這些特殊領域也未必好用。 所以戴英達口所說的“尋求執委會支援”,顯然不會是口頭支援這麼簡單,而是要執委會拿出實質性的措施給揚州鹽商撐腰。 這些措施可能是政治層面的,可能是外交領域的,甚至可能是軍事手段,但無論屬於哪一種,大概都不是施耐德可以獨立運作的程度了。 施耐德望向在座眾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