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的張超,還是自己招之既來,呼之則去的小人物,那時的張超,比現在還單純的多,看的也順眼多了。
想不到,越老越壞啊,這個張三。
分工明確,以後大家辦事也就職責分明瞭。
各自管好各自這一塊,哪裡出了問題,先找分管的宰相問責。
宰相五年一屆,但做的不好,也是可以彈劾甚至罷免的。
張超說長孫無忌的工作很重要,倒也不全是說假話。
內閣負責決策和行政,但內閣的票擬,也要透過皇帝,而皇帝一般是要透過翰林院協助的。因此,與翰林院這邊溝通好,那麼內閣做出的票擬,才能更順利的透過。
此外,內閣的票擬就算透過了批紅,但也還要經過議院的六科審議。若是那邊溝通不暢,到時被駁回,那可是非常麻煩的。這個溝通工作也得做好。
“長孫公,為了增加辦事效率,我們內閣要實行問責制。誰分管,誰負責。長孫公負責的是外聯,若是我們的票擬在翰林院和科院通不過,這可就是長孫公的責任了,希望長孫公能夠多加努力。”
醜話說在前頭,張超也要防著長孫無忌暗裡使壞。
現在有這個問責制懸著,長孫無忌也得小心。要是老在翰林院和議院出問題,他長孫無忌第一個要被問責。
“如今分開也明確了,接著咱們開個會吧。”
張超是首輔,有召集內閣會議的權力。
他說開會,那就開會。
大家坐到內閣的會議室,圓桌會議。
雖說是圓桌,其實按中國傳統,也一樣是有位序的。
張超自然是坐在首位,然後左首是房玄齡,右首則是長孫無局。這也是如今朝廷裡的風氣,以左為尊。
秦尊左,漢尊右。
六朝到唐宋明清都尊左,元尊右。古代的左右之尊,其實也各不相同,但如今確實以左為尊。
長孫無忌並不想坐在右首那個位置,但這位置是張超安排的。
看排序,彷彿他還真是內閣排第三,可越是坐在前面,他心裡越不順暢。
其它六位,則是按吏兵房禮刑工的順序排列,宰相們各自就坐。
“諸位,之前討論的功臣封賞方案,陛下已經正式透過了,馬上會交給議會科院審議,這事,長孫相國要多跑一跑科院,與他們多做溝通,盡力促成這事的透過。這也是我們內閣的第一個重要決策,某不希望大家一番心血,付之東流,長孫相公多辛苦下。”
張超直接把事情說的很嚴重,通不過,那就是你長孫無忌的問題了。畢竟,他的票擬是在皇帝那透過批紅的。
長孫無忌這時連反對的理由都沒,張超句句佔著理,只能啞巴吃黃蓮,點頭應下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議一下軍制改革提案,上一次長孫相國提出了多條反對意見,我認為提的很好啊。咱們有問題就當指出,這才是同心協力辦事的原則。我呢,事後也與樞密院和兵部以及南北衙、海軍衙門的將帥們商議過,又請示過陛下,做出了不少調整,現在,大家再來議一議。”
張超拿出幾份新的軍制改革方案,交給諸位宰相一人一份。
長孫無忌馬上翻開。
匆匆瀏覽一遍,發現與上次確實有許多改動之處。
比如說保留南北衙,將大唐的陸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南征稱為衛軍,北衙稱為禁軍。北衙保留左右羽林、左右神策、左右神機這六個軍的番號,合稱皇帝近衛軍,每軍定為兩萬人,因此北衙編有六軍十二萬人馬,負責的是漢京京畿以及西京太原、東京登州、南京廣州還有北京太原這些重要地區的衛戍宿衛。
另外,還建有皇帝侍衛親軍,軍號為左右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