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倭國國主必須去天皇之名,以大唐冊封的東瀛國王之名為號。
其二,倭國國主必須面朝北,跪接大唐聖旨。
蘇我蝦夷眉頭緊皺,他的漢話學的還算可以,天使的意思差不多都明白了。可越是如此,他越為難。
天皇這個稱號,倭國可是已經沿用了一千餘年,從最早的神話傳說中的第一代神武天皇,到如今的舒明天皇,已經傳了三十四代,天皇這個稱號,也一直沿用至今。
現在唐使一句話就要廢掉天皇之名號,這怎麼能行。
可不同意,則使者不高興。
氣氛很僵。
蘇我蝦夷走到舒明天皇身邊,“不如陛下選跪拜迎接聖旨?”
舒明天皇是蘇我蝦夷一手扶立的,當年朝臣本欲另一位皇子,甚至蘇我家族裡都有異議。蘇我蝦夷派兵殺死自己的叔父,強行立了舒明天皇。
蘇我氏做為倭國最強大的家族,不斷的透過與皇室聯姻,並且扶立與蘇我氏家族關係近的皇子皇女為天皇,使得蘇我氏一直把控著朝政。
天皇是君主,也是神道教的神,日本天皇沒有姓,也沒有戶籍。
舒服天皇,名字叫田村。
田村搖頭。
他不但是國君,亦是神。
做為神,怎麼能向別人跪拜呢。
“陛下”
田村打斷了他,“不用再說了,不可能。”
蘇氏蝦夷又向皇后寶皇女使眼色,寶皇女也是蘇我蝦夷在宮裡的盟友。這位寶皇女皇后,姿色美豔,卻極有心計。最初嫁的是用明天皇的孫子高向王,生下了漢皇子。後來她用美色勾引舒明天皇,得蘇我蝦夷支援,嫁給了舒明天皇,被封為皇后。
此後又生下二子一女,葛城皇子、海人皇子、間人皇女。這二子一女,歷史上後來葛城皇子成了天智天皇,海人皇子成了天武天皇,間人皇女成了孝德天皇后。
甚至就是寶皇女,歷史上後來也曾兩次登基成為女天皇。
四十出頭的寶皇女皇后,風韻猶存。
這位皇后是充滿著野心的,因為日本常有皇女、皇后繼位為天皇的例子,所以這位皇后在舒明天皇身體不佳的情況下,確實早已想過當女天皇的事情。
寶皇女對天皇道,“大唐強大不可惹怒,陛下不如跪拜。”
蘇我蝦夷和寶皇女皇后都勸他不要惹怒唐使,舒明天皇雖心裡不快,可最終也還是退讓。
他願意以日本國王的身份,面朝北躬接聖旨。
躬接聖旨,就是不跪,但彎腰低頭。
高表仁對於倭人這種討價還價的小家子氣非常看不起,他也懶得再說,直接來了個甩袖而走。
唐使走了,就這樣走了。
留下舒明天皇一張臉紫的如茄子一樣,他都如此低聲下氣了,唐使結果還這麼不給面子。
“派兵把他們都殺了!”舒明天皇怒道。
蘇我蝦夷心裡罵了一聲蠢貨。
得罪了唐使不說,還想殺唐使,這是嫌唐軍不來攻打嗎?
“陛下,唐使往難波津去了。”
難波津,就是唐使登陸的港口。
這也是日本最繁華的一個海港,這裡有許多唐商建立的商鋪,每年都有唐船運著貨物前來。
日本皇室和公卿大臣,地方豪族們,都以用大唐來的商貨為榮。絲綢、茶葉、糖、酒、紙筆書籍,他們以大唐的流行為時尚,儘量的模仿著大唐風。
大唐的服飾,大唐的茶酒文化,大唐的菜餚,甚至是學習大唐的官話,大唐的詩詞,恨不得自己就是一個大唐人了。
可唐使居然走了,就這麼走了?
自中原的南北朝起,日本就不斷的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