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你們八人,每人分統一萬人。”
秦瓊迅速的分配了一下任務,哪個去哪門,哪個奪哪衙門等,都做了分配。
“如果有人敢拒不聽令,你們可以殺一兩個殺雞儆猴,其餘的將他就地免職關押。動作一定要快,時間非常寶貴,我們得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名義上來說,秦瓊手裡的這些調令,都是有效的,因為有內閣的用印,樞密院的調令,兵部的符文。但事實上,內閣的用印,是張超直接蓋的印,沒經過皇帝同意,也沒經過議院透過。
若是正常情況下,這種命令是沒哪個將領敢接的,因為手續不全,事後必然要追究責任,誰都承擔不起。
可眼下這個時候,有內閣的印、樞密院的令,還有兵部的符文,那就是手續齊全了,李君羨他們拿著這些印信調令下去,有人敢不聽令,確實可以軍法從事。
至於更下面的小軍官小兵,他們連線觸調令查驗的資格都沒有,上級叫他們去哪他們就得去哪。
侍衛親軍有四個軍,共八萬人。全都駐守在京城和邊上,要控制京城,這支兵馬必須先掌握到。
好在秦瓊、李君羨等在軍中威信很高,許多中級軍官,也都是他們的老部下。
得了令,幾個人雖然震驚萬分,可這時沒有誰打退堂鼓。
立即出了秦瓊公房,然後到外面去選將去了。
要控制一萬人,他們還得挑一些中高階將領下去帶兵,否則,如何將一個個的營頭調起來。
他們到了外面,都選了與自己關係較好的將校。
等他們選好人,秦瓊與他們談了幾句話,然後讓他們走了。
他自己留了下來,讓自己的家丁把北衙給封鎖起來,沒有他的命令,其它將校誰也不得離開。
中軍大都督郭孝恪也立即馳出城外,他的大都督府雖在襄陽,但他的兵並不只駐於襄陽。中軍大都督府是樞密院的下派機構,與三衙不同,三衙是統兵機構,五軍府卻是個調兵機構。
駐京畿的兵是天子近衛六軍的一部分,這些兵歸屬於北衙,現在郭孝恪也拿著樞密院的調令、兵部的兵符,內閣蓋印的軍官任命,急急往京郊軍營跑。
有這些,足夠他調動近衛軍了。
張超坐鎮內閣。
不斷的發出一道道命令。
王承恩先去了張府,結果張超卻不在府上。
好不容易才知道張超在內閣,他急急忙忙的跑過來。
一路上,王承恩已經敏銳的感覺到京城的氣氛有些不太一樣了,在內閣衙門門口,他發現了警衛增加了許多,不是普通計程車兵,而是一些很彪悍的人。
一看就知道是些精銳老兵。
“王承恩拜見太師。”
“王公公怎麼來了?”張超起身迎接王承恩。
王承恩卻不肯坐,笑著站著,身子微躬。
“說吧,王公公找某有何事?”
“陛下派某來請太師入宮,說是要商議下憲政具體事宜。”
張超看著王承恩呵呵一笑,“事情只怕沒這麼簡單吧?”
王承恩看著張超的眼神,心裡一虛。
“王公公,別客氣,坐。”張超回到坐位,“當初護法之戰,關鍵的時候,二次玄武門之變,那一次,王公公可是出力不小啊!”
“只是略盡微薄之力。”
“王公公,你是個聰明人,應當知道眼下形勢很特殊。你若是知道些什麼,不如都告訴我,我肯定會記下這個人情的。”
王承恩感覺手心裡有汗。
心裡猶豫了一會,最終他道,“此刻長孫相國還有高士廉、楊恭仁、宇文士及等都在甘露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