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每船都載有一百多人,加起來整整一千五百人。哪怕除去開船的人,實際上這支船隊都是帶著整整一千二百名武裝水手。
站在甲板上,老程對船很滿意。唯一不滿意的就是數量,按他的話說,他堂堂鎮軍大將軍,盧國公,居然才兩條船。
怎麼樣也得有個百八十條船才行吧。
“十萬貫一條,你想要多少都行,不過就是得排隊。”
李超倒巴不得多賣些船出去。
程咬金非常鄙視李超,他也是船廠的合夥人,雖然這樣的合夥人有一百多個。可身為合夥人,自然也知道造船的成本和利潤。
這樣一條船,成本不到五萬貫,李超賣十萬。而事實上,現在想要買船得排隊,要麼就加錢提前,如果想要立馬拿般,實際上得出到十二萬貫。
“咱們得再建一些廠子啊。”程咬金一邊感嘆船廠暴利,一面又為船廠產量太低而不滿。事實上,現在制約船廠產量的,還是在材料方面。
李記船廠實行的是規範化的零件生產,登州和其它幾個港口的船廠,其實是組裝廠。
一條八百料的三桅大蓋世,其實只要十天就能組裝好。
因此,真正限制了產能的,還是各種部件的生產,龍骨、船桅、船板、風帆、船錨等等。這種生產模式下,產能和效率都提高了許多,但現在購船的人太多,依然導致忙不過來,材料的供應不足。
“還是人工不足啊。那些配件廠子,缺人。”李超無奈。
船隻組裝確實快,但那些原料加工成半成品,卻非常需要時間的。比如木料,從採伐到加工,得以年計。畢竟木材要採伐要運輸還要乾燥等,纜索、風帆也得收穫麻類再加工製作。
船廠不缺資金,但缺的是人,再有本錢可沒有人,建再多新廠子也沒用。
真正要是配件充足,組裝其實很簡單,一家船廠十天就能裝好一條八百料大船。而李記現在已經有兩個組裝船廠,另外在其它四個大港,也都同時在興建新船廠。
新廠建成後,李記到時就有六家組裝船廠,那個時候,一個月就能組裝十八條大船。而這還只是原來船廠只有一個組裝線的情況下,而現在船廠都在擴大規模,一家船廠能夠同時組建好幾條船,擴建完成後,甚至一家船廠能同時組裝十條船。
一家船廠一個月就能造三十條船,相當於一天一條船。六家船廠,一天就能出六條大船。這個產能全力開動是相當恐怖的。
“他孃的,這次咱們出去,一定得多抓點人回業。”老程恨恨的道。
“快點裝貨,早裝好早揚帆出海。”
十條船,打起貿易旗號,將滿載商貨離港。
船艙底裝的是來自景德鎮的瓷器和嶺南運來的冰糖、霜糖,這些商品較重,用來做壓艙物。然後上面放的則是些輕便但貴重之物,絲綢、茶葉、書籍等物。
這些都算是大唐特產,其它地方都沒有,每一樣都能賣到高價。
程咬金看著那些船員在幫忙裝貨,砸巴著嘴,“咱們真的沒有其它人了?”
李超看著那些船員,也是無奈。
李程崔鄭盧,五家才拼湊出一千五百人,除去開船的必要人手,還有一千二百武裝水手。只不過這些水手,確實不太拿的出手。
少量漢子,其餘幾乎都是少年。
“將就下吧,如今人難找啊。”李超嘆惜一聲。(未完待續。。)
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
“五月有落梅風,江南為信風。”
灞上號商船上,面板黝黑的老船長站在艉樓甲板上,面對著茫茫大海碧波說道。落梅風,就是梅雨季節之後出現的東南季風。漢代之時,人們就已經懂得利用季風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