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老人說是親見,我也不得不信。
早飯後,由縣委書記趙興中、副書記何啟富(杜若),還有管黨史的副書記趙康陪同去看土城舊戰場。車子爬過一個大坡後就一直下山。首先看了毛、周、朱幾位領導人的指揮位置,那是在土城背後的一個尖尖山上。據陳昌奉回憶,當時山上茅草很深,山下有許多很好看的小蘑菇似的松樹。隨後我們就到了土城渡口,這是一渡赤水之地。此處赤水河頗寬,約有六七十米,水量也大,對面山上有一烈士塔,山下有一壩子名羅讓壩。我們在這裡看了全景,又到土城街上看了毛主席住處,是貼著山崖,一個商店的後院,現已建成樓房矣。這是據陳昌奉的回憶才找到的。陳的記憶很好,他說房後有一石洞可容兩三個人,果然不錯。
土城街上極繁華,和北京的大柵欄差不多了。我們在街上摩肩接踵走了很長時間才走出來。秋華買了點涼薯。
隨後,在我要求下看了青 坡。車走了幾公里的小路,頗險,經過漏風埡一個埡口上了山,到了一個半山腰的小莊子,只有幾戶人家,上面還有紅軍的標語,鼓動群眾建立革命政權。我們坐在廊簷下,與一八十歲的婆婆坐在一張矮凳上談了一會兒,老人記憶力頗好,她指著對面一座較平的山樑說,這就是青 坡,山上有個小包包,名銀蓬頂,這是戰鬥最激烈的地方,敵人打下來,我們又反上去,反覆拼殺,死人頗多。敵人壓到山下時,佔領對面幾戶人家,距此僅一二百米。現在在面前的小山上,有一個烈士塔,那裡是紅軍墳。此處地名為官墳嘴。
我們進老婆婆的屋裡看了看,甚整潔,因此處燒煤便宜,農家盤了很大的灶,有一家正把大塊生豬肉放在爐火上燒毛。老婆婆的床上還有蚊帳。問起老婆婆的生活,她說吃的不困難,就是缺少零錢。可能副業還發展得不夠。
我們與老婆婆合影留念後,返回。趙書記仍以習酒招待,此之所謂“氣死茅臺”者。因喝多了點,睡了兩小時。
今日為國慶前夕,與秋華在招待所中度過。如果不是熱情的主人,那就有點淒涼了。
十月一日
上午應約去習水縣廣播局收看國慶電視。多年不舉行這樣盛典了,逢五逢十搞些這樣的慶祝還是必要的。
下午二時,參加習水縣的慶祝大會。開會前主持開會的人還特意介紹我參加了。參加大會的約有五六千人。孩子們都打扮得很鮮豔,衣服穿得很好,說明生活改善了。比起舊社會“人無三分銀”的時代,已無法比了。原來習水稱為東皇殿,不足千人,原來的城址是一片爛墳頭,現在已儼然是一座新的城市了。
在等待開會期間,我寫了《題贈習水》詩一首。詩曰:
赤水三渡地,
至今流雄風,
往年戰績多,
明朝花滿城。
晚飯時,縣長、書記、武裝部領導以及縣級多人一同歡宴。我念了上面的詩作為祝酒詞。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十月二日
上午由縣委副書記趙康、何啟富陪同去二郎灘。習水海拔一千二百公尺,赤水河是二百公尺,因之一路仍是下坡。在將近二郎灘處,有小石林,並有錯錯落落的小山,風景頗不惡。“文如看山不喜平”,是很對的。大小強弱起伏,必須錯落有致,安排得極有情趣,才能引人。
“下面就是二郎灘了!”趙副書記說。我下車凝望,對面山坡有好一片建築,趙說“那就是郎酒廠,對岸就是四川了”。我們初看,以為兩山是連在一起的,再往下走,才看見赤水在兩面的懸崖絕壁間奔流。車子沿著絕壁的公路走了頗長一段,才望見二郎灘渡口。這裡較其他地方平緩些,兩岸皆有林子,對岸的林子錯錯落落像貼在山崖上似的。渡口處有一隻專供擺渡的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