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加上受小冰河氣候影響,鎮江丹徒鎮依舊飄著小雪。
近衛軍第二鎮前軍正於這日正午抵達這裡。
然而,如此寒冷的天,四千餘近衛軍官兵在丹徒鎮青石板街道兩旁依舊席地鋪氈而坐。
不拆民房。
不闖民宅。
不擄民夫。
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在大明皇帝朱由檢主導的淮安一帶,生產關係也已經發生改變。
從上到下的統治者皆接受了給予大明庶民權益視天下漢人為同胞兄弟的思想。
因為工廠需要更多的僱傭工人。
生產的商品需要更多的人有經濟條件和資格權益來買。
譬如,如果再像以前一樣不抬高漢民權益,用珍妮紡紗機後生產過剩的絲綢棉布誰來買?
所以,從皇帝到近衛軍戰兵,從上到下主動地遵守軍紀,不視庶民為草芥,願意愛護百姓,視其為帝國振興的勞動力。
故而,如丹徒鎮一樣,近衛軍一直秋毫無犯。
甚至看見後勤伙伕還在同樣是士大夫出身的訓導官們的要求下,主動將滿筐饅頭與土豆拿出來分與無處躲藏的當地乞丐。
在這個時代,乞丐皆稱丐戶,被視為賤民。
即便被打死也不用償命。
庶民尚且被統治者視為草芥。
何況這些人。
然而,近衛軍受民0族思想的影響,開始摒棄階層等級之觀念,因視這些乞丐同為漢人,而給予情義上的幫助,不等其乞求就主動大發善心。
本來受別有用心之士紳的宣傳,以及內地官軍長期以來帶給明朝百姓的匪寇形象,使得整個丹徒鎮和其他江南市鎮的民眾一樣以為近衛軍過境會寸草不生,雞犬不寧,所以,百姓皆躲藏了起來,大小商販也不敢出門經營,使得整個丹徒鎮給外的清靜,不現之前的繁榮。
但如今近衛軍如今的表現則也讓躲在屋裡的百姓們大感意外。
而這些因為無家可歸的乞丐們因為無處躲藏被迫直接面對近衛軍後而被給予救援後,更是感到意外。
畢竟連自己都覺得自己是賤民的乞丐們也沒想到這些威嚴的天子親軍會給他們白麵饅頭吃。
歷史上曾是抗清寧波五君子之一的生員屠獻宸現在是近衛軍第二鎮的一名訓導官。
此時的他正用自己的明制鋼盔舀了一碗井水端給了一名正狼吞虎嚥的乞丐少年,且語氣溫和地道:“慢點吃!喝口水吧。”
躲在井口邊一處鋪子裡的百姓見此皺了皺眉,心道以後這水是喝不得了,畢竟是被卑賤的乞丐喝過的。
然而令他大跌眼鏡的是,眼前這位近衛軍軍官竟不但讓這乞丐吃白麵饅頭給其打井水喝,還將身上的一件厚毛大氅解了下來給這衣著單薄的乞丐披了上去。
屠獻宸在崇禎十七年以前還是名門貴公子時,對這些乞丐是看都懶得看一眼,甚至對於他自己家的佃戶庶民也懶得搭理,嫌棄其髒如汙泥,卑如螻蟻,但如今的他成為近衛軍後,只知道眼前這乞丐是自己漢家之民,是自己同胞,而自己畢生的理想就是要讓這樣的人可以衣食無憂。
所以,屠獻宸為了證明自己願意踐行自己要互愛同胞的理想,就果斷一咬牙,將自己的大氅解了下來,他沒有覺得此刻自己解下大氅為這乞丐少年避寒有什麼不妥,而是覺得唯有如此,才能證明自己真的在踐行大明皇帝陛下的號召。
但這乞丐卻是受寵若驚,嚇得忙丟掉饅頭,跪了下來,磕頭如搗蒜,彷彿那大氅有千斤重一般,壓得他喘不過氣:“官爺!您拿回去,您這樣會讓草民折壽的,草民那佩穿這樣的衣服!您們給草民吃食,已經是大恩大德了!”
乞丐說完就兩顆淚珠滑落,他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