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諸侯們,背地裡哪怕對他恨得咬牙切齒,操他的祖宗八代,此刻也不得不裝出一副誠懇而又誠懇的樣子,把好話說盡,唯恐他不願接受的樣子!
經過諸侯群臣的一番苦苦哀求,他才被迫無奈地說:“諸侯王幸以為便於天下之民,則可矣。”
還是看在對天下百姓有好處,才勉強答應下來這樁苦差事。又是何等冠冕堂皇!
至此,這場“勸進”的滑稽劇才算演完了。
今天是這場戲的高潮。他穿戴著皇冠和龍袍,任憑叔孫通這位老儒生的擺佈,他為他制定了一個隆重的皇帝登基加冕大典,將他推向人間極頂。
鼓樂聲中,劉邦登上了高壇,面對群臣,面對士卒,面對百姓,他的確有一種神聖之感。他自己也萬萬沒有料到,他這個左邊屁股上長了七十二顆黑痣的“好酒及色”的泗水亭長,今天竟然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他瞥了一旁侍立的張良一眼,只見他臉色蒼白,雙目無光,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臉上無動於衷,毫無表情。
向南面望去,汜水在陽光下泛著銀亮的閃光。
他突然想起去年十月,被他激怒的楚軍大司馬曹咎,就在這裡被他殺得血流成河,自刎在江邊。
他永遠難以忘卻這片土地,汜水由南向北流入河水(黃河)。向西望去,那邊是成皋;向東望去,那邊是滎陽。東北的黃河水邊就是廣武,不遠就是敖倉。就在這片土地上,他與項羽進行了生死較量和周旋進退。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過千萬士卒的殷紅的鮮血。大戰七十次,小戰四十次,才終於使他登上了今天的高壇。
通向這高壇的紅地毯是鮮血染成的。
盛典禮畢之後,他在三呼萬歲的歡呼聲裡,乘著鑾輿驅車回到臨時駐蹕的洛陽南宮。
他感到從未有過的昂奮,也感到從未有過的疲乏。左右稟報,蕭何從關中派特使來見陛下。劉邦一聽說蕭何派人來,不知關中發生了什麼事?便令立刻傳見。
使者見過劉邦,行禮之後稟報說:“臣奉蕭何大人之命前來拜見陛下,今日陛下在汜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特命臣送上大量豬、牛、羊及酒,前來祝賀。”
劉邦高興地說:“蕭何想得真周到,朕近日正要大宴群臣,這不正好嗎?他派你來還有什麼要事稟報嗎?”
來使說,蕭何派他到洛陽來,主要是想打聽,漢王登基以後究竟定都何處?蕭何才好立即籌劃宮室的營建。
劉邦想,這倒是一件大事!既然登基大典已經舉行,當然要確定都城在哪裡。這些日子,除了準備登基以外,把他搞得頭暈目眩的,就是文臣武將的爭封奪賞。其實,真正是那些功勳顯赫的人,倒還顯得雍容大度,最為鑽營的還是那些功小和無功之人,尤其是那些有功者的親戚。這些人為了爭得一官半職,什麼肉麻的話都說得出,什麼卑鄙的手段也耍得出來。還沒有登基的劉邦,就深刻體驗到,皇帝也有皇帝的難處!
現在蕭何派人來問起定都的事,他才覺得還是應該先把定都的大事決定了,下一步再說封賞的事。
於是劉邦下召,文武群臣明日到洛陽南宮議事。
如今劉邦雖然已登基稱帝,然而朝綱未立,連朝見皇帝的禮儀等規矩,都還沒有一個。劉邦雖然已令名儒叔孫通擬定一個章程,但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訂得出來的。
第二天君臣聚在南宮,武將多數是戎馬出身,連自己名字斗大的兩三個字也不識,站沒站想,坐沒坐相。也不知誰該站頭,誰該站尾。再加上他們當中不少的人,自小就與劉邦廝混,喝酒賭博,沒大沒小慣了,如今儘管他當了皇帝,也還一時轉不過彎來。
雖然一聲:“皇上駕到!”使南宮的歡聲笑語,頓時安靜了下來,使人人感到皇帝駕臨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