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類似皮革的護套。戟柄通長2。88 米,朽木上殘留
著淡淡的漆皮與彩繪,末端安有銅墩。從外型可以斷定,這是一把典型的秦代銅戟。
尤為令考古人員驚喜的是在戴頭的內部鮮亮地刻著:“三年相邦呂不韋造寺工口”
等珍貴銘文。銅戟與銘文的出現,提供了確定兵馬俑坑為秦始皇陪葬坑的重要證據。
同時,也再現了2000 年前那段風起雲湧的歷史史實和兩個閃光的名字:秦始皇—
—呂不韋。
約公元前260 年,戰國時期的韓國翟陽城裡有一名富商呂不韋,往來於中原各
國做買賣。此人善於取巧,機智靈活,頗有膽識。
呂不韋在靠他的聰明與膽略嬴得了萬貫家財的同時,苦惱也隨之而來。
他不時地看到那些家資鉅萬的翟陽大商人,一旦得罪了官府貴人、頃刻間便家
破人亡,那錢財也隨之煙雲一樣散去。面對隨時都可發生但又無法改變的事實,聰
明的呂不韋悟出了一個道理,錢是需要依靠權勢來保護的。或者說,有了權也就擁
有了錢,而靠權勢得錢要比辛辛苦苦,提心吊膽地做買賣更為便利和穩當。
於是,呂不韋把他在商界的才智運用於進出官府、結交權貴,暗暗物色足以能
改變自己身份與地位的後臺老闆。經過兩年的奔波與努力,契機終於到來了。
一天,呂不韋在趙國邯鄲結識了作為人質押在趙國的秦公子子楚,這位公子本
是秦國秦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因為他的母親在安國君心中失寵,不再被重視的子楚
便被羈留在趙國邯鄲以作人質。此時子楚的落魄慘不忍睹,呂不韋在驚訝之餘,以
他的機智與政治敏感,立即意識到這是改變自己命運的絕好良機,他決定在這個落
魄公子身上下大賭注,他當場告訴子楚:“我可以改變你這種落魄的狀況。”在這
之前,呂不韋對各國權勢集團作了詳細研究,他知道秦國太子安國君最寵愛的是華
陽夫人,而華陽夫人又偏偏無子。正是瞅準了這個縫隙,他開始了狡黠的政治投機。
呂不韋先是贈給子楚大筆金錢,讓他在趙國廣交上層賓客,以便提高身價,沽
名釣譽。然後攜帶金銀財寶,親赴秦國作政治賭博,以說服華陽夫人與安國君立子
楚為嫡子。
華陽夫人收到以子楚名義貢奉的珍寶,深為感動。她覺得子楚是個聰明孝敬的
孩子,卻在趙國吃盡了苦頭,仍然念念不忘她這位非親生的母親。不久,她又聽到
了宮廷大臣們開始稱讚子楚,甚至有些老臣說他是立嗣的最佳人選。華陽夫人動心
了。這時,她的姐姐和弟弟已被呂不韋買通,紛紛前來向華陽夫人陳述見地,使她
越發明白自己雖受安國君寵愛,但畢竟沒有兒子,一旦容顏衰退,必遭冷落,甚至
遭到不測。假如立子楚為嫡子,他將來必定會知恩圖報,自己將永遠不會失勢,即
使一旦失寵,仍有子楚作為依靠。
華陽夫人是聰明又機靈的女人,她趁安國君正對她迷戀之機,勸說立子楚為嫡
子,而安國君的長子奚正由相國杜倉教導培養,按照慣例王嗣之位已穩如泰山。可
萬沒想到由於呂不韋的出現,形勢急轉直下,命運和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安國君沒有呂不韋和華陽夫人那樣精明的頭腦,他認為一切都順理成章,答應
下來倒也皆大歡喜。
於是,往日的落魄公子正式成為秦國的王太孫,呂不韋也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