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由此獲得了190 元外匯,從此,鄭安慶越發積極地鐫刻,
外賓小賣部源源不斷地銷售。至1980 年年底,僅為期半年的時間,秦俑博物館共
獲外匯七千餘元。
也就在這一年的8 月,日本書法代表團前來秦俑館參觀。當團中的原野茂先生
走進外賓小賣部,見到鄭安慶篆刻的印模及邊款拓片後,大為驚訝稱絕,當場買下
六枚印料要求篆刻,可鄭安慶此時已回老家探親,原野茂並未失去信心和放棄得到
這絕美的篆刻藝術的機會,他給館內小賣部預付了印款和郵資,提出等鄭安慶回館
後為他刻好寄去,秦俑館服務人員當場答應下來。
這筆交易到此似乎已進入尾聲。
然而就在這時,卻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插曲,悲劇拉開了帷幕。
鄭安慶探親歸館後,按日本原野茂先生的要求刻好印章並親自給他寄去。事隔
不久,原野茂從日本給鄭安慶寄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中對鄭的篆刻技藝表示
極大的敬佩和興趣。同時原野茂對自己的經歷和愛好作了詳盡的介紹:“我已50
多歲,現在日本××中學擔任書法課程教師,已從事中國書法研究30 餘年,有兩
個孩子……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導與幫助……”其感激之情、虔誠之意溢於言表,令
人為之感動。
此時鄭安慶已自學日語近兩年,很希望有一位日本朋友給予自己學習上的幫助
和指導。於是,很快給原野茂回信並贈送了自己篆刻的部分拓片。從此,鄭安慶與
原野茂不斷書信往來,成為互教互學的書道之友。
1981 年元月,鄭安慶為其家屬調動工作,請了幾天事假,按照秦俑博物館的
日常規定,這月他因耽誤工作而沒有得到工資之外的獎金。
鄭安慶心中有些不快,想起自己半年多來為秦俑館掙了錢,出了力,不但未得
到經濟上的半點報酬,就是連一句領導對自己的鼓勵、表揚之類的精神安慰也未曾
得到。一番感慨悲傷之後,他決定找館領導人談出自己的想法:
“據瞭解,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友誼商店、書畫店、展覽館等經銷的書
畫、篆刻、工藝品,對作者都是按百分之三十或百分之五十提成作報酬或獎勵。西
安友誼商店也設有治印業務,對刻者按50%提成,如遇應急買主,100 %歸刻者。
我給外國人治印,工具、印泥全是我私人的,開始賣掉的三方印石,連石料也是我
自己出錢買的。我不要求給我本人多少報酬,只想館裡是不是適當地給點獎金,我
也好買幾本書和幾塊石料……”未等鄭安慶的話講完,領導的臉色已起了明顯的變
化,心中也添了大大的不快。“從這件事情一開始我就知道會有今天。”領導說完
這句令鄭安慶困惑不解的話便匆匆離去了。
第二天,秦俑博物館召開支部委員會議,特邀非黨員的鄭安慶列席。開會之前,
館領導人明確回答了昨天鄭安慶的提議:“經過初步研究,館內對你不予進行什麼
獎勵,你昨天的要求是無理和私心太重的表現,你的手伸的過於長了,這是資產階
級的金錢觀念……”鄭安慶聞聽恍然大悟,這哪裡是列席什麼黨支部會議,分明是
在接受警告,他覺得這是一種羞辱,他感到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受到了傷害,血氣方
剛的鄭安慶無法容忍和按捺心中的憤慨,他據理力爭:“我不能接受您的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