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怪圈。
但隨著這種怪圈的形成和加固,儒學本身卻衰落和日漸走向破滅。在這關鍵時
刻,由於董仲舒的出現,才力挽狂瀾,將衰竭的儒學再度復甦。
董仲舒透過天人感應理論,以自然法則作為人的行為規範,以自然秩序比附社
會倫理,以天象變異比附人的喜怒哀樂,從而成功地把各種文化的行為準則和價值
取向都放置於天命的支配之下,形成了新的以儒、道、陰陽、刑名、天、人、自然
合而為一的漢代儒學。這種“天人感應”的新儒學理論,為“君權神授”製造了迷
惑民眾的依據。從而使封建君主的大一統思想和一統下的政權順利地沿著這一理論
體系跨過了近千年的歲月。這種新儒學的理論不僅鞏固了大一統思想和封建君主政
權,同時也在迷惑民眾的過程中使中國的古代教育喪失了獨立性,滑向了腐蝕消磨
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歧途。所培養出來的大多是奴性十足的官僚和滿口“仁義
道德”的愚腐學子。
而這種奴性教育的最終結果是使官僚和學子的一切行為更屈從於政權並按照時
政的意志和需要去行為。秦始皇的“坑儒”事件,在西漢前期尚未見載諸典籍,只
是一些儒家學派的信徒口傳而已。漢武帝下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有個叫
衛宏的人為迎合君主以及儒家學派的歡心,在一篇《詔定古文官書序》中,將秦始
皇坑儒的傳言鄭重其事地記錄下來,並編撰了秦始皇在驪山溫谷種瓜,瓜熟後令儒
生們下谷觀看,正當儒生們面對面前的奇異現象各持己見、爭執不休時,秦始皇下
令填土, 700 餘名儒生被全部活埋坑殺。而後來的史學家王充出於和衛宏同樣的
目的,竟不顧歷史事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