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簡直豈有此理!”岳飛憤怒的說道。
“鵬舉勿惱,這個時代我們只要將朝鮮半島納入華夏的統治,成為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文化、語言、文字等將其同化。
即使將來中原經歷了王朝的更替,新興的王朝仍然會將朝鮮半島視作華夏的一部分。
原本的歷史中,強漢、盛唐不是沒法滅了朝鮮半島,而是始終把他們當成海外的藩國,只需向自己臣服,連年朝貢即可,並沒有將其同化的打算。
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骨子裡始終遵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想。
而且他們沒有深入瞭解朝鮮半島,始終將其當成資源匱乏的海外之地。”劉辯目光深遠的說道。
“雖然史侯有雄心將朝鮮半島同化入我華夏大地,但是因為地理位置,朝鮮半島非常適合割據,一旦有不軌之人在此興風作浪,或是遇到天下大亂,這裡必將脫離中原的控制,成為獨立的勢力。”岳飛憂慮的說道。
“如果只按照地理位置論的話,吳越有長江天險,巴蜀有山川之固,並冀二州有黃土高原和太行山脈,更容易形成割據的獨立勢力。
然而自秦始皇統一華夏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文化後,無論後世打得如何慘烈,無論天下何等大亂,最終收尾統一之人,仍然會將整個華夏大地捏合在一起,因為曾經的朝代做到過。
這就不能不感謝始皇帝了,若非他當年統一七國後,又南下平定百越,將中原文明的種子在那裡散播。現在的交州之地,和我所處時代的兩廣地區,就不會是我華夏的領土了。
不過,鵬舉的擔心乃常理,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劉辯分析道。
“還請史侯指教!”岳飛抱拳請教道。
“其一,一旦我們拿下朝鮮半島後,根據每個縣的實際情況,招募士卒給於限制,防止士卒招募過多尾大不掉。
其二,我們會直接從中央朝廷派遣大軍,駐守在朝鮮半島,威懾那些可能作亂的不軌之人。駐守的大軍每兩年進行一次輪換,這樣既然保證士卒們可以和家人團聚,也能防止時間太長,和當地的勢力勾結。
而且派去駐軍還有個好處,就是這些士卒將領的家人全部都在都城,不可能參與反叛。一旦發生反叛,那他們整個家族就完蛋了。
當初鍾會滅蜀後,準備叛亂,為什麼手下之人皆不響應,因為他們的家族全部在中原,一旦叛亂,全族都會受到牽連。
其三,就是文化、語言、文字的同化,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激起民變。
當年秦始皇統一華夏後,看似史書上輕描淡寫的留下了書同文、車同軌幾字,其實真要做起來非常的困難。
因為戰國時代,七國的文化、語言、文字皆不相同,百姓們是不會有利在當代,功在千秋這樣深遠的想法。
你統一了度量衡,那我們以前的測算工具都不能用了,還要花錢重新購買,政府又不會出錢報銷,都讓我們自己買單了。因此你大秦帝國就得罪了全天下的百姓。
你統一了馬車車輪的距離,那我們以前的馬車都無法使用了,還需要重新購買或是改裝,這又是一大筆開銷,雖然大多數百姓是買不起馬車的,但是因此你得罪了天下買得起買車的豪族、商人、地主。
你統一了文字,語言,就得罪了天下士人。他們曾經學習的語言、文字需要重新在學習。所有在我們後世看來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情,當時的百姓、士族、豪紳不會這樣想,反而認為完全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怒氣值開始慢慢疊加起來。
如果現在匈奴人打了進來,統一華夏後,讓鵬舉你必須學習匈奴的文字,學習匈奴的語言,你內心會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