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營補充到戰兵營之中,透過這個手段,再加上編配兵員的刻意預防,即便是有大批的同親族的人入軍,最後也基本上會被徹底打散,分配到各個部隊之中當兵抑或是當軍官,軍官是根本不允許私自擴編收編手下的,如此一來也就不再有可能會形成小的靠親族維繫起來的武力集團了。
所以肖天健很樂意讓李信把他們家的族人招入刑天軍之中,為自己效力,像他們這樣能文能武的人,以後他需要很多,也是以後他要加強建軍的一個方向,當兵的不能都是大字不識的大頭兵,必須要加強他們的文化素質,才能確保軍隊的發展,這也是他建立少年營的初衷之一。
不過少年營眼下已經不在刑天軍之中存在了,自從上次肖天健過年時回到陽城那一次,少年營便已經被他改為了刑天講武堂,所有原少年營的少年們,統稱為講武堂學員,結業之後便會被分派到諸軍之中,充當低階的什長抑或是副隊將之類的軍官,逐漸的以這些少年軍人來構建起刑天軍的骨幹,提高刑天軍的素質。
這次攻下洛陽之後,肖天健更是下令把永寧縣原來的空置軍營給利用起來,在那裡重新建立起一個更大規模的刑天軍講武堂,廣泛招收在河南一帶的流民中的少年抑或是老百姓的子弟入講武堂學習,並且下令從軍中抽調出大批有經驗的軍官入講武堂充任軍事教頭,同時也抽調文吏中熟讀兵書之人,為學生們講授有關的軍學,並且授之於文化,總之要將講武堂以後按照後世的軍事學院來建設起來,以後源源不斷的為刑天軍提供新鮮血液,使刑天軍的軍官們以後成為他的有力支持者,當然這個講武堂的校長,他是不會讓別人充任的,也親自由他自己充任,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功課,就是宣講他的思想,讓這些學員兵們都成為他的擁躉者。
當他下令籌建永寧講武堂的時候,甚至於剽竊了後世黃埔軍校門口處的對聯,親自揮毫寫下了“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十六個大字,令人將其雕刻在講武堂的大門兩側木柱上面,後來這十六個字便成了今後所有刑天軍成立的講武堂大門處必刻的一個對聯,原來的陽城講武堂也很快將這十六個字給雕刻在了他們的講武堂大門兩側。
(二更到,弟兄們查收!)
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面開花
當然這都是小事,就不一一贅述了,羅立和李信二人率部北渡之後,肖天健便令羅汝才和李栓柱一部率部朝東也開始了行動,目標直指豫東一帶的歸德府,令其二人率兵要在三個月時間內,將豫中一帶控制在刑天軍的手中,即便是不能取下歸德府,起碼也要將歸德府以西除了開封府周邊幾個縣之外的地區拿下,反正豫中豫東等地,能和刑天軍相抗的官軍也已不多,以他們一個師的兵力,加上預備營的補充,拿下這些地盤已經是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而肖天健在送走了李栓柱和羅汝才之後,便令劉寶的第四師接管洛陽的防務,而劉寶的第四師佈防的重點則是陝州、靈寶一帶,針對的目標就是潼關方向洪承疇麾下的陝軍兵馬,因為近期雖然李自成等路義軍又在陝西一帶活動了起來,使得洪承疇和孫傳庭不得不將主要的精力又放在了陝西一帶,對付他們,可是肖天健猜不出李自成他們能在陝西、四川一帶到底能支撐多長時間,眼下對於刑天軍威脅最大的也就算是洪承疇麾下的這十幾萬陝兵了,一旦李自成近期被洪承疇和孫傳庭擊潰的話,洪孫二人定會立即奉旨調兵出潼關來攻打刑天軍的控制區,所以安排劉寶這麼一個主力師留鎮洛陽陝州,可以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一點上,不管是牛金星還是李進德抑或是李信等謀臣都沒有任何異議。
這麼一忙活六月便悄然過去了,直到此刻肖天健才總算是得到了一點喘息的機會,才想起又有基本上半年時間沒有見到範雨彤了,這半年來,他還是和以前一樣,只要一有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