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陰陽陽練了一輩子,卻也並非各個都成就一代大家。
當即趙半山不禁思忖,所謂四兩撥千斤。顯非力勝,不快無力,又豈是取勝之道?
所謂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若太極拳一輩子就是教人以四兩之勁,敵千斤之力,豈不是走鋼絲耍戲法的玩意兒了?
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於是他遍訪高人,身體力行,終於得以稍微窺測到了太極的另外一層境界:千斤撥四兩。以千斤之力。撥弄四兩之物,也能不多使一絲力氣,這般絲絲入微的武藝,已足以將他提升至大宗師的境界了。
是以他依此原理。創下了一套入微細緻,剛柔並濟,以千斤能撥四兩的拳法。後來又將這道理和拳法傳給了齊御風等人,可是他內功雖然深湛。卻也並非是打通奇經八脈的高人,是以雖得其理。卻也無法完全證實,拳法之中臆測之處,也有不少,但於當世,卻已經是一等一的絕學了。
這幾天齊御風與曲非煙閒來無事,開啟箱子教各種東西曬曬太陽,卻發現原來日月神教從武當山所得的《太極拳經》居然被任盈盈不知什麼時候,暗中藏在了他們身上。
這本書乃是當年張三丰真人親手所書,乃是太極拳中正宗得不能再正宗的典籍,開篇便寫道:“太極之初,為四兩撥千斤,太極之母,則為千斤撥四兩。”齊御風不禁大讚。
其中除了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招數有更為細緻的介紹之外,更是不斷要求“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總之,氣在意先,力發入微。
齊御風看之,不禁大驚,心道這兩代的太極拳經,所坦訴的觀點大相迥異之處,竟然不亞於華山派的劍宗和氣宗,看來這武功見識,大抵還是得身體力行,只有身體達到了那個地步,才能細緻體會,憑藉想象,妄論武學,終究是膚淺了。
他通讀經文,大得裨益,當即這一掌運勁如抽絲,雙手如撕棉,雖只是一掌,確實四肢百骸一起運勁,範卓左拳一抵,只覺得如撞上鐵壁一般。
“嘭!”只聽的一聲悶響,範卓若大的身體直接倒飛出三丈多遠,撞在地上,軟軟的爬不起來。
這一下齊御風以太極拳的剛勁對敵,以一點之力為圓心,震盪擴散,打在他身體內臟筋骨之處,已經將他四肢百脈,俱震得出了淤血。
“你這功夫,還沒有資格在我面前吹牛,給你五分鐘,使出你全身解數,讓我看看你究竟練到了什麼地步?”齊御風眼睛盯著他,慢悠悠說道。
“那五分鐘之後……?”一邊郝景有些驚詫的問道,他這一輩子可從未看過,有人臂膀不動,竟然能把人打出十米多遠!
齊御風此時面色肅然,轉頭看了他一眼,口中綻出一個字:“死!”
範卓一合即被拍出丈外,口中一口鮮血噴了出來,臉上顏色白的嚇人,完全沒有了原來健康的膚色,像是一個許久沒有見到太陽的病人一般,他雙目綻放出怨毒的光芒,勉力起身:“很好,原來我們的確低估了你,想不到……”
“少廢話,再不進攻。我一傘戳死你!”齊御風不耐煩道。
“哈哈,你內功比我深厚。的確有狂傲的本錢,可是我範卓。卻也不是泥捏的!”
他一句話說完,雙拳猛然發力,眼中赤紅,怪叫一聲,上身衣衫盡破,登時在陰暗的工廠內,便如同綻放出了一團燃燒的火焰一般。
“我擦,這是要變身吶……”郝景一個長在紅旗下,生在新中國的好孩子。哪曾見過這個,登時便腳下發軟,要往齊御風身後躲去。
“脫了衣服也不一定是小宇宙爆發,有可能是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