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而,不敢辭也。”
周瑜領命,也顯得很是開心。
於是周瑜先親見肅敘禮畢,具道相慕之意。
肅曰:“近劉子揚約某往青州,某猶豫之。”
瑜曰:“昔馬援對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今吾兄孫伯符親賢禮士,納奇錄異,世所罕有。足下不須他計,只同我往投東吳為是。”
肅從其言,遂同周瑜來見孫策。策甚敬之,與之談論,終日不倦。
翌日,策留魯肅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臥。
夜半,策問肅曰:“方今漢室傾危,四方紛擾;孤承亡父餘業,思為桓、文之事,君將何以教我?”
肅曰:“昔漢高祖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袁氏可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漢室已呈不可復興之象,袁氏、曹操、劉備、呂布、劉表、劉璋等皆一時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先問鼎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今乘北方多亂,從廬江引兵進江夏,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而據守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祖之業也。”
策聞言大喜,披衣起謝。次日厚贈魯肅,並將衣服帷帳等物賜肅之母。
肅感念孫策知遇之恩,又薦一人見孫策:此人博學多才,事母至孝;覆姓諸葛,名瑾,字子瑜,琅琊南陽人也。因徐州動亂,避禍江東。策拜之為上賓。瑾勸策可趁北方之亂,同盟曹操,然後乘便圖荊州、徐州之地。
策依言,乃遣諸葛瑾為使,以書同盟曹操。卻也欲起兵攻打江夏以報父孫堅之仇。
就等廬江郡被攻下之後,就雙管齊下,坐收一石二鳥之效果也。
結果不出周瑜他們所料,也在孫策的掌握之中,廬江郡一鼓而下,不費吹飛之力。
其中自然是因為江東軍,驍勇善戰,所向睥睨。
當然了也歸功於,廬江太守劉勳,不抵抗,放棄廬江的策略。
等攻下廬江郡之後,孫策雖然得到了一些糧草,但卻沒有全殲劉勳麾下人馬,以報昨日在袁術那裡相辱之仇也。
這就讓孫策心中非常的不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當知道,他劉勳準備投靠荊州劉表之後,他心中的不滿,頓時就化作了憤怒。
“混賬東西,竟敢如此戲弄,真的是豈有此理。”
“劉勳無能之輩,竟然敢去投靠劉表老兒,實在是罪該萬死。”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讓孫策的憤怒,開始爆棚起來。
“劉表老兒,罪該萬死,當起大兵伐之,以報父仇,興兵雪恥也。”
這個時候的孫策,對於劉表的仇恨,佔據了上風。
心中覬覦荊州之心,與日俱增。
又加上之前魯肅的建言獻策,這讓孫策內心非常的火熱,當即下定了決心,那便是放棄偷襲徐州,全力進攻劉表,先拿下荊州再說。
於是,十萬大軍,在孫策的指揮之下,立即改變了方向,去迎戰文聘的荊州大軍。
以圖一戰而荊州平,坐領荊揚州之地,全據長江,與北方爭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