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心臟”之稱。夏威夷群島的主島是瓦胡島,珍珠港就位於瓦胡島南部科勞山脈和懷特奈山脈之間的最低處,因盛產有珍珠的牡蠣而得名,是個天然良港,整個海灣形同伸向內陸的雞爪,只有透過330米寬的狹窄水道與太平洋相通。港區水域面積約2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米,港灣內的懷皮奧半島、珍珠城半島和福特島將珍珠港分為四個小港灣,可同時停泊各種艦艇500艘。美國於1909年開始基地建設,陸續建成了裝置齊全的大型造船廠、幹船塢、碼頭、油庫等設施,1919年和1922年相繼建立了潛艇基地和航空基地。1933年起為了遏止日本的擴張,美國進一步加大建設,使之成為美國在太平洋上主要海軍基地和重要後勤基地。自1940年5月起,美國太平洋艦隊常駐珍珠港,珍珠港更是成為日軍南進的眼中釘肉中刺。
美國太平洋艦隊常駐珍珠港後,開始加強夏威夷地區的防禦。美國陸軍於1941年2月成立夏威夷警備司令部,由華特。肖特陸軍中將任司令,統一指揮夏威夷地區的第二十四、二十五步兵師和海岸炮兵、陸軍航空兵等部隊,共約4。3萬人。
太平洋艦隊司令為金梅爾海軍上將。以珍珠港為母港的艦艇包括3艘航母、9艘戰列艦、20艘巡洋艦、69艘驅逐艦和27艘潛艇在內的百餘艘。
12月12日凌晨,停泊在珍珠港的軍艦有8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29艘驅逐艦和5艘潛艇,加上其他艦艇和輔助艦艇共94艘。
當時在海上活動的美軍艦艇約30艘。分為四個編隊:哈爾西中將指揮“企業”號航母、3艘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11月28日從珍珠港出發,向威克島運送戰鬥機,正在返回珍珠港途中,原本是計劃在12月6日晚回到珍珠港的,由於種種原因在日軍發起攻擊時,還在瓦胡島以西約370千米處。逃過一劫:“列剋星敦”號航母、3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12月5日從珍珠港出發,向中途島運送戰鬥機。此時在瓦胡島以西約1300千米海域:“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和5艘掃雷艦艇正在約翰斯頓島附近進行演習:“明尼阿波利斯”號重巡洋艦和4艘掃雷艦艇已結束演習,正在返航途中,此時距離瓦胡島僅46千米。此外太平洋艦隊所屬的“薩拉託加”號航母、“科羅拉多”號戰列艦等軍艦則在美國本土整修。
美軍在夏威夷地區的航空力量由三部分組成,總共約350架飛機。其中的陸軍航空兵部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夏威夷空軍。由費列德。馬丁陸軍少將指揮,下轄第十八轟炸機聯隊和第十四驅逐機聯隊,分別以希凱姆機場和惠勒機場為主要基地,共有32架b—18轟炸機、12架b—17轟炸機、12架a—20轟炸機、99架p—40戰鬥機、39架p—36戰鬥機、14架p—26戰鬥機。
海軍航空兵主要以卡紐黑和福特島機場為基地,共有71架pby“卡塔林那”水上反潛巡邏機、14架os2u“魚狗”艦載觀察機。
海軍陸戰隊航空兵以伊瓦機場為基地,共有11架f4f“野貓”戰鬥機、24架sbd“無畏”魚雷機和8架sb2u魚雷機。
1941年4月,夏威夷美國陸海軍經過磋商,達成了空中防禦協定。遠距離空中警戒由海軍承擔,近距離空中防衛由陸軍負責。
肖特中將認為夏威夷的日本人和日裔美國人對飛機的破壞將會使飛機最有可能遭到損失。所以命令將飛機密集排列在跑道與停機坪之間的滑行彎道上,以便於採取安全警戒措施,但一旦遭到空襲,只要一枚炸彈爆炸就會迅速波及到所有飛機!
1942年12月12日凌晨四時,突擊編隊經十二天約6600千米的航程,順利抵達珍珠港以北約420千米的預定展開海域。飛行員被喚醒,各自繫好象徵吉祥的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