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特殊情況,自己是每天都要堅持。

門外傳來吳嬸叫他過去吃早飯的聲音,李無鋒收拾了一下就過去了。飯後,無鋒向吳嬸一家談了自己的決定,吳嬸有些擔心,而吳叔則大力支援,認為男兒志在千里,應該去闖一闖。

凱旋廣場是整個帝都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廣場上的凱旋門是帝國的標誌建築,許多重要政府機和建築都座落在這附近。凱旋門旁邊軍旗獵獵飄揚,幾頂軍用帳篷搭在旁邊。

帝國法律規定,凡年滿十六週歲不到四十五週歲的男子均可加入軍隊,但一經加入,未經軍部批准,不得退出軍隊,否則以逃兵論處。由於帝國人口眾多,兵源充足,故採取募兵制。許多中下層人民也把加入軍伍作為改變自己命運的一種手段,雖然機會不多。因為帝國是一個等級制度森嚴的國家,國家將人民分為幾等,第一等為皇族,是指皇帝的直系親屬和近親。第二等為士族,也就是上層貴族,是指因軍功或政績被皇帝封有爵位,或者繼承上一輩的封號而擁有爵位的帝國功臣及其後代。

帝國法律規定,被冊封的貴族,只能由其下一代中一人繼承,而且如果沒有其它軍功政績則不能延及第三代。這樣,就限制了帝國內擁有爵位封號的貴族不會太多,但帝國法律也規定,被冊封的貴族的後代,在帝國範圍內從政、從軍等各方面均可獲得優先考慮。這一類人就是士族。第三等為庶族,是指各級政府普通官員,商人、地主、作坊主等各類人中作出突出貢獻者獲地方政府批准後報帝國中央備檔,以及其後代,即為庶族。第四類為自由民,是指普通的從事各行各業的老百姓。第三、四等通稱平民。

還有一類人雖未被帝國法律承認,但卻廣泛存在帝國每個角落,那就是奴隸,這一類人數量也不小,生活在帝國最底層。這些人許多來自戰俘,或者是罪犯,或者因債務淪為奴隸,以及他們的後代。帝國法律規定,奴隸要想成為自由民,必須由主人出具奴隸原始聲身份證明,要求予以解除,並向當地地方政府交納一定的身份建檔費用,由地方政府確認解除奴隸身份,方可生效。帝國皇帝可直接解除奴隸身份。

由於帝國將人民分為幾等,而士族在從軍、從政上都可獲得優先考慮,所以第三、第四兩等人要想出人頭第,往往要付出幾倍的努力。許多庶族和自由民出身的官員,即使再有才華,功勞再大,但由於出身限制,往往還不如那些平庸甚至腐化的但出身士族的官員,以至於許多有識之士被埋沒於下層。這甚至是帝國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李無鋒甚至覺得這比外敵入侵的威脅更大。

帝國有些有識之士也認識到這種情況的弊端,也向歷代帝國皇帝反映過這個問題,但由於這涉及士族利益,每當一提出這個問題,就會遭到帝國上層貴族的強烈反對,因為帝國高官顯貴絕大部分出自士族,所以這類提議全都無疾而終。無鋒想起自己曾與師傅討論過一個話題,成大事者,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最後得出結論,既不是武技蓋人,也不是德高望重,也不是謀略無雙,而是要具備選賢任能,知人善用的能力,要具備海納百川、氣吞萬里的心胸。而帝國這種制度,扼殺了許多人才,有許多不甘沒沒無聞一輩子,寧肯遠走異國他鄉,尋求發展,這些人由於瞭解帝國內部情況,甚至對帝國也構成了威脅。

來到凱旋門旁邊的招兵處,這裡早已是人山人海了,由於帝國素來看重軍功,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帝國對外戰爭屢次受挫,極大地影響了帝國在大陸各國中的威信,本朝皇帝更是有心重塑帝國形象,對立有軍功者均給予重獎,而帝國對庶族和自由民有意從政者則要求甚嚴,升遷也相對軍隊更為困難,必竟在軍隊中上了戰場,只要有膽有識,機會就會多得多,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