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章 麗春院開張了!

話,差點沒一口水把自己嗆死,典故自然是有的,可我要告訴你這典故,恐怕不知這招牌等讓村民給拆了,搞不好還得給楊睿紅燒了。

自然也不能說這是自己閒極無聊的惡趣味,麗春院裡開大會,你們懂得。

楊睿故作深思的說道:“這麗春院啊,我也想不起來了,你知道的,我這腦袋受傷還沒好,只是隱隱覺得這是我們家鄉男人們辦大事的場所。”可不嘛,這可不是大事兒嘛,我也沒胡說不是~

胡老三若有所思,說道:“你們家鄉的人真有文化,吃個飯的地方名字都起得這麼好聽,我喜歡。”

楊睿心道,這要是真的麗春院,怕是你更喜歡,只要你不怕蘭姐給你耳朵揪下來就行。

卻是笑而不語,有些事兒,說穿了可就變味兒了,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這飯堂子建好了,那接下來就是人員和資源的事兒了,這準備供二百多人吃飯的地方,再靠蘭姐一個人,那可就真做不出來了,於是經過楊河村老人們的商議,由村裡的婦人們選出40人,交由已經經驗老到的蘭姐統領,兩班倒,反倒是比原先更加節約人員了,蘭姐自然也就升級為大師傅,負責教授這些婦人們怎麼做菜了。

至於資源,每家只要每個月繳納一部分狩獵所得作為口糧就好了,這狩獵所得不多的時候,還有地裡種植的青竹米等低階靈植用作替代。

如果這是現代高度私有制之下施行,怕是有難度,但這楊河村,本身就是半公有制,所以推行起類似於大鍋飯的舉措,倒沒有太多的阻力。

楊睿則是類似於這飯堂的經理,除了負責調料的配置,人員的統合,就是開發更多的菜品,無形中,楊睿在這村裡也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大小算是個飯堂的管事。

沒有什麼比主動融入一個集體,成為集體的一員更快的融入方式了,每天這楊河村的人都來這飯堂子吃飯,還愁什麼接受不接受的?

至於能否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不可替代的位置,那這就是決定社會地位的智慧了。

這就是楊睿的算盤,造福大家,同時讓大家接受接納自己,還順帶著提高下自己的社會地位,雙贏嘛,何樂不為?

在眾志成城的楊河村速度之下,蘭姐又帶著婦人們熟悉了兩天,這麗春院可算是開張營業了。

充滿好奇的楊河村眾人可算是吃上了只聞其名,未嘗其味的新式菜品了,一個個吃的那是心滿意足,大呼過癮。

這酒足飯飽了,一個老漢跑來跟胡老三說道:“要好好對阿睿啊,畢竟人家流落在外三十年也不容易。”

胡老三笑道:“這自然,阿睿既然是我帶回這楊河村的,必然是會好好待他如兄弟的。”

老漢點了點頭,一副瞭然的神色,說道:“想不到你爹倒是給村裡辦了件好事兒。”

然後一搖三晃的邁著八爺步向外走去,隱約間還聽到老漢在那嘀咕:“真沒看出來老實巴交的胡烈竟然是個這樣的人,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弄得胡老三莫名其妙,這關我那死鬼老爹啥事兒了?莫非是我爹顯靈了?不能夠吧,我爹真顯靈不來託夢給我這親兒子咋還去跟外人說呢?

一頭霧水的胡老三想半天沒想通這老漢啥意思,這楊河村的留言傳的是越來越傳神,連胡老三他爹怎麼跟楊睿他娘從相知到相守,最終因為迫於家族壓力不得已而分開沒有嫁入這楊河村,卻終是發現珠胎暗結,誕下了這楊睿,臨死前終於是告訴了楊睿要來這楊河村認祖歸宗云云。

傳的有鼻子有眼的,謠言止於智者,可當這些個知道內情的老人們看熱鬧看的起勁兒,也沒人出來澄清,也就難怪這事兒越來越傳神了,也就胡老三一家和楊睿自己矇在鼓裡。

就算楊睿知道了,可能也只能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