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初涉佛道,有些不知頭尾的句子,仍需向斌苦大師請教,斌苦把佛經中的細微處一一點透,又以自身修為幻出各式法印為其作對照。
半日下來,易天行對於控制真元的法門盡數收下,雖受益頗多,但依心經之法內觀自身,心中隱隱猶有極大疑惑極大畏懼,正欲開口,斌苦主持又領著他進了寺西側的羅漢堂。
易天行微眯著眼看著身邊的無數尊羅漢像,諸尊羅漢神態各異,盤腿踞坐者有之,手捧佛經研讀者居多,面相或雄壯莊嚴或溫良憨然或滄桑之色大作,他見此雕刻佳藝,不由暗自讚歎。
慢慢走至一尊羅漢前,發現這羅漢臥在石上看天,雙目似閉未閉,易天行頓時生出悠然之心,滿心歡愉。
在此羅漢像前略一駐足,易天行身表氣機一動,竟隱隱察覺羅漢像上隨著衣袂的線條流動,竟似有無數道或勁或柔的真氣隨之運轉,再觀這羅漢自大神情,始對佛宗泡麵的心境修行有所了悟於心。
又有一尊羅漢是陀怒尊者,身邊被六個童子圍著,這六童子有的捂著羅漢的嘴巴,有的揪著羅漢的耳朵……稚憨天真之態油然而現,易天行笑著讚道:“大和尚有童稚心,方能得道。”
“不止如此。”一直跟在他身邊的斌苦和尚微笑道:“這六戲彌勒,指的是矇蔽其眼、耳、鼻、舌、身、意,不受外邪侵擾,方能一心向道。”
易天行猛然停住腳步,就在庭院裡默默立著。
……
……
瓷藍的天空上,幾縷白雲自在隨心地漂浮;歸元寺不知何處傳來一陣鐘聲;庭院間清風襲來,間雜桂香……
“關尹子有道:惟聾則不聞聲,惟盲則不見色,惟喑則不音言。不聞聲者不聞道,不聞事,不聞我;不見色者不見道,不見事,不見我;不音言者不言道,不言事,不言我。”易天行輕聲吟誦道。
斌苦知這少年已通門竅,合什一禮:“阿彌陀佛,道家始祖老子曾問道佛祖。後佛學東漸,經唐皇焚寺毀宗之苦,日漸衰敗,又自道家返取其粹,如此生理迴圈,便是至理。”
易天行此時似乎意遊身外,面上泛起一絲似笑非笑的神情,嘴唇微微動著,繼續念道:“人徒知偽得之中有真失,殊不知真得之中有真失。徒知偽是之中有真非,殊不知真是之中有真非。”
他忽然嘿嘿笑了起來,笑的像一隻偷吃了薰肉的狐狸。
懷中的小朱雀勉強擠出個毛茸茸的腦袋來,好奇地盯著這個少年若有所思,賊笑兮兮的臉頰,輕輕咕咕叫了聲。
很多年後,歸元寺的六戲彌勒像成了修行人朝聖之所。
之所以如此,全是因為有個叫易天行的少年曾經在這尊羅漢像前駐足沉思良久,然後奸笑數聲,入歸元寺禪房不食不飲,閉關三日。
第四十五章 疊羅漢
朱雀肯定不是佛家的東西……可男豬要跟佛門打交道,於是就混說至此了。這本小說起因便是想用來掙錢的,對於故事本身力求圖個自圓其說,但事涉道理,就很沒道理了,這本書也沒什麼道理,呵呵,告諒。內裡但凡宗教之類事,全是在下瞎掰瞎掰。
——貓膩無良免責宣告
閉關,是一種很有歷史傳承意味的儀式。
廣而論之,古有達摩面壁,今有中醫絕食,紛紛擾擾形式不一而足;以目的論,邋遢道人張三丰閉關潛修是要創太極,王重陽閉關是為了躲林朝英,當今世界首富蓋茨每年閉關兩次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以結果論,張三丰閉關一出便被那個剛相和尚打的吐血,令狐沖閉關把小師妹都給逼走了……
但不論哪種,閉關之人出關時,總是會有些奇遇或是好處才行。
至今日,易天行已在歸元寺禪房內閉關三日,不飲不食,不言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