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敗壞,已不適應需要。臣以為,當以驀兵取而代之。”張說提議。
要大練兵,就得有足夠的兵員,若是連兵員都沒有,還談甚麼練兵。
而府兵早已不能適應需要了,在征戰突厥時,武則天連四十萬大軍都拿不出來,由此可見府兵是多麼的敗壞了。
因此,用驀兵取代府兵就成了必然。
雖然第一個發現府兵敗壞的人是陳玄禮,然而,他並沒有找到取代之法,驀兵是張說提出的,也曾施行,只是施行有限。如今,要與阿拉伯帝國大戰,就得全面推行驀兵制。
“贊成。”狄仁傑他們深表贊成。
就是與張說不對付的姚崇也是點頭認可。
“第二件就是重製軍械。”張說接著道:“大食的投石機射程比我們的強弩更遠,若是運用得好,完全可以壓制我們的弩陣,那我們的麻煩就大了。是以,重製軍械,投入大量的射程更遠的投石機就成了必然,可以用來壓制大食的投石機。”
與古太白一戰,唐軍充分認識到了阿拉伯帝國投石機的可怕。古太白之所以敗得那麼快,就是因為他不熟悉唐軍的打法,沒有保護好投石機。不然的話,唐軍會付出不小的代價。
“不僅要投入大量的投石機,還要在鎧甲上下功夫。”張說又道:“大食的鎧甲遠遠不如我們,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可是,經過這一戰,相信優素福會想辦法彌補。若是我們不能在鎧甲上保持這種優勢,我們就有大麻煩了。”
鎧甲是唐軍最大的優勢,因為唐朝的鋼鐵產量是阿拉伯帝國的好多倍,唐朝完全可以讓唐軍大量裝備防禦力驚人的鎧甲,而阿拉伯帝國因為鋼鐵產量有限,不可能達到唐朝這種程度。然而,以優素福的精明,他不會不想辦法彌補這一缺陷。
是以,唐朝要想保持這種優勢,就需要投入。
“第三件就是有了新的軍械,就要研究新的戰術戰法,並進行針對大食的訓練。”張說提出第三策。
新的武器出現,就需要新的戰術戰法與之相適應,這點顯而易見。
光有好的武器,並不一定就能打勝仗,因為這還需要新的戰術戰法。比發說兩伊戰爭,號稱“現代武器的展覽場”,全世界的先進武器集體亮相,然而,打得卻是一塌糊塗。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不會用!用不好!
之所以用不好,就在於沒有先進的戰術戰法。
研究新的戰術戰法,並且以此來訓練軍隊,讓軍隊掌握,這是重中之重。唯有如此,唐軍的戰力才足夠強大,才能戰勝阿拉伯帝國。
當然,可以專門針對阿拉伯帝國軍隊進行訓練,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第四件就是應當重新制訂軍制,以及獎懲措置。”張說眉頭一挑,聲調有些高,道:“征戰大食,是在萬里之外打仗,會很辛苦。臣以為,無厚利不足以誘人前往,朝廷應當讓前往之人能夠得厚利。”
張說眼光獨到,很務實,一語切中了要害。(未完待續。。)
第六十二章 武則天的提議
張說不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眼光獨到,很務實,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儒家崇“義”,把義視為高於一切,總是指責別人“言不及義”。而事實上,儒家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言不及“利”。
義,當然重要,沒有義,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利同樣重要,沒有利,也是不可想象的。
利為什麼如此重要?
因為是個人就得吃飯穿衣,贍養父母,養兒活女,這就需要錢,就要產生“利”。去萬里之外打仗作戰,光有“義”還不行,還需要“利”相輔。
擊破大食,是唐人心中所願。早在唐太宗時,唐朝就有機會出兵波斯,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