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僧格林沁、肅順、桂良,在張家灣、八里橋一帶敗得慘不忍睹,十萬八萬的人馬眨眨眼的功夫就死沒了,即使皇帝允了,若是戰死在沙場多冤?
“陛下,我們兄弟文不成、武不就,做些閒差還差強人意,這戰時帶兵,只怕誤了國家大事吶!”
楊老三這貨,你示忠也不能拿著咱們兩位當槍使啊!瞪了楊猛一樣,端華一個勁兒的搖頭,堅決不接這樣的差事。
“鄭親王說的不錯,咱們倆兄弟,給陛下和部堂打打下手還面前,親自操刀上陣,只怕折了我大清的威名啊!
這樣吧!我們倆,就做部堂的督糧官如何?”
載垣也是出了一頭的白毛汗,扯什麼犢子呢?楊老三這王八犢子說啥不好,偏偏要說帶兵的事兒,如今皇帝最膈應的就是這王爵帶兵,不見那僧格林沁都不怎麼受待見了嗎?提這事兒,簡直就是沒眼色。
“陛下、兩位王爺,楊三的如今的差事,本就扎眼,再帶著京師外的大隊人馬,只怕惹人非議啊!
今早彭中堂提醒了楊三一聲,楊三一想也是如此,如今的楊三攬的差事太多,只怕各地的督撫不忿吶!”
楊猛的意思,四色棍、端華、載垣都清楚,無非是避嫌而已,但如今這世道可不止四色棍信不過外人,端華和載垣,也是被自己的親弟嚇怕了,這是人不是人的,只要手裡有了兵權,就想著謀朝篡位,自雍正帝時的年羹堯算起,到如今的桂良、官文、肅順,只不過這漢將變成了滿將,世易勢移,如今這世道外人倒比自家人可信吶!
“三哥,不必多說,戰事已近,臨陣換將非是吉兆,楊三哥朕是信任的,除了楊三哥,朕也不信旁人。
就如楊三哥所說,剿賊滅匪已經不足以轉移旗人和百姓的視線了,如今朝廷需要打這一仗!
咱們君臣合力,一致對外!”
一聽楊三哥又要避嫌,四色棍也急了,從武漢三鎮到九江,從九江到廣州,楊三哥一直在避嫌,到了京師也是如此。
提軍機首輔,找自己的對頭,帶兵打仗,讓滿人的王爺掌兵,在四色棍看來,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自己與楊三哥一體同心,有什麼必要去避嫌呢?
“那咱們就君臣合力一致對外?”
“嗯!君臣合力一致對外!”
“對!讓那幫蠻夷瞧瞧咱們八旗爺們的血性!”
“嗯!也讓那幫蠻夷瞧瞧咱們大清百姓的心志!”(未完待續。。)
第七百八十五章 軍情網(上)
打內戰,或許楊猛找不到合適的由頭,但對外作戰,由頭很多,從二十年前的庚子一役兩千萬兩的賠款說起,到如今變亂江南的太平天國,都是可以與洋鬼子掛上鉤的。
兩千萬兩的賠款,在老百姓的耳中就是一個天價,而朝廷為平定太平天國,所支出的軍費,以及戰亂之中損失的錢糧,也是一個巨大而恐怖的數目。
老百姓生活困苦,朝廷的稅賦極重,有了這兩大由頭,老百姓的憤恨,也就會從大清朝廷身上,暫時轉移到英法洋夷,或是其他洋鬼子身上。
百姓是精明的也是愚蠢的,當大部分人都有吃有穿的時候,這樣的視線轉移很有用也很有效,但這也只是暫時的。
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朝廷的稅賦也將變本加厲,當稅賦再次變得不可承受的時候,如今發起對外戰爭的大清朝廷也就到了落幕的時候了!
之前彭蘊章組織了再進的翰林們,對這些進行了包裝,楊猛選了幾十份很能鼓舞人心,增加百姓仇恨外洋情緒的文章,連同以四色棍的名義起草的舉國之力、一致對外的檄文,發到了大清所轄的所有地方。
從江南到漠北,從東南沿海到西南邊疆,除了在雲貴川藏,這樣的檄文是以楊家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