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對於這一點,年輕人一定要認清。

很多20幾歲的年輕人,由於從小家庭環境優越,受到父母和老師的寵愛,很容易陷入一種錯誤的認識,以為走入社會後,其他人也會像父母一樣圍著自己轉,其他人有什麼好的事情都會想著自己,自己遇到了困難,別人都會像父母一樣義不容辭地出手相助。他們很少去考慮,“別人為什麼要對自己好”,“別人憑什麼要幫助自己”這類問題。

其實,以自我為中心,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障礙,它會阻止你的人際關係正常發展。因為自我為中心的人,總是以自己的需要和興趣為中心,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和得失,而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和利益;任何事情,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盲目地堅持自己的意見和態度。因

此,這類人缺少朋友。

其實,我們每個人所做的每件事,都希望實現利益最大化,人際交往也一樣。沒有一個人願意對他人無償地付出,也沒有一個人會得到他人無償地付出。一段穩定的人際關係,必須保持相互交換的平衡。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像兩人踩蹺蹺板一樣,和諧相處就要保持雙方支出的平衡和對等。一旦彼此的交換不對等,那麼就會像蹺蹺板 一樣失衡。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蹺蹺板定律。

伍宏是個性格開朗,大大咧咧的年輕人,但是他的人緣卻不怎麼好。主要原因似乎是他自信過了頭。他從一家名牌大學畢業,學的是與工作對口的專業,而且專業成績優異,在學校時受到的嘉獎與表揚已數不清。而且,本科畢業後,他又到國外深造了一年,拿了個研究

生文憑。這一切,讓他有一種無比的優越感。

同事們似乎不太喜歡他,背地裡總是議論他:“他以為自己是誰啊!憑什麼讓我去給他發傳真?我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耶!”“憑什麼動不動就讓我給他打飯?”“他幾乎每個月都要找我借一次錢,我唯一一次找他借錢,卻被他拒絕了。”其實,同事們哪一個不是大學畢業,專業成績優異的?只是,伍宏考慮不到這些。大家對他有很大的意見,平時連個招呼也不跟他打,生怕他會“黏”上,造成自己的負擔。有時候碰到什麼熱點話題,大家在一起討論的時候,都當他是透明人,像是有意要把他和自己分清界限。

有一次,快下班的時候,一個同事的工作還沒做完,但是這個同事的母親晚上的火車到北京西站,他必須去接站。母親第一次從鄉下來北京,如果沒人去接的話,很可能找不到路。於是,同事讓伍宏幫忙,把手頭的工作繼續完成。那天,伍宏本來也沒什麼大事,但是下班之前約了女朋友。為了不讓女朋友失望,他拒絕了同事的求助,去赴女朋友的約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20幾歲要懂的7個社交心理技巧(5)

後來,有一個下午,伍宏要出門辦事,想借那個同事的腳踏車用一下。還沒等他把話說完,就被同事以“自己要用”拒絕了。但是,那個下午伍宏卻發現同事並沒有用腳踏車。

後來,類似的事情多了,伍宏才逐漸地意識到,原來他總是麻煩別人,而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又不能給予別人幫助,所以,大家認為他是個自私的人。

其實,伍宏並不是自私,並不是有意不幫助別人,只是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沒有那麼重要。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顧他人的人,大多是自私的人。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個靜止的蹺蹺板頂端,雖然維持了高高在上的優勢位置,但整個人際交往卻失去了互動的樂趣,因而變得索然無味。對有的人來說,“自私”是有意識的,而有的人則是無意識的。有意識的自私,是個性問題,比如那些天生就愛佔小便宜,斤斤計較的人;而無意識的自私,是社交技巧的問題,比如像伍宏這樣的人。無論是個性使然,還是不懂得社交技巧,年輕人都應該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