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言語、行為、思想、情感等虛構或歪曲現實,以達到其保護自己,協調本我、超我與自我的關係的目的。比如,當別人不同意你的觀點的時候,你會據理力爭;當有人批評你時,你會有一種牴觸情緒;當你犯了某個錯誤時,你會快速地想要為自己找個藉口。
通俗一點的解釋,就是自我面對有可能的威脅和傷害時,本能地為自己找一個藉口,讓自己逃脫傷害和壓力。在工作中,不要找任何藉口,要以真正負責的態度對待你面臨的每個任務,這樣你才能獲得成功。但是,在面對一些負面情緒時,我們需要為自己分擔一些壓力,
減緩我們的不安和痛苦。
自我防禦機制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態,引導形成健康人格。前面講的“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就是一種“合理化”的自我防禦方式——以某種“合理化”的理由來解釋自己追求目標失敗這一事實,以達內心之安、心理自救的目的。
生活中的艱難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有快樂就必定會有很多的挫折。很多性格固執的年輕人,當受到挫折時,容易鑽進死衚衕,情緒壞到極點,一蹶不振、垂頭喪氣、痛不欲生、埋怨他人、甚至與人對抗等。
前段時間看報,雲南省有這樣一個年輕人,因為他高三複讀4年的事蹟,在學校已經成了個響噹噹的人物。他前三次高考,復旦、北大、北航,多少學生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他都考上過,但是固執的他一心想要考清華大學,堅持要補習。最後,命運捉弄人,第四次高考的他還是沒考上清華,直到2008年當他第五次高考時才再次考上北京大學,才到北京讀書。最終,他認為自己浪費了4年的時間。我們不能小覷他的夢想,也不能否認他為了圓清華夢所付出的努力,但是這個堅持最終還是讓他浪費了4年的寶貴時間,多少有些不值。如果他能換一種思維去想,清華大學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學習壓力也大,去其他大學也不錯。那麼他早幾年就開始享受大學生活,早幾年步入社會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畢業後想進大企業、外企工作,結果經驗不足不能如願以償,於是,就對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其實如果換一個思路去想,進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處,各種制度靈活,而且鍛鍊人,不也挺好嗎?這個時候,大企業就是狐狸心裡的“酸葡萄”,小公司就是“甜檸檬”。否則,在找工作的時候,一味地找那些條件優厚的單位,而自己的能力又無法與之相匹配,其結果自然是產生落差,造成心理上的緊張。適當地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可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使自己免受傷害。
當然,遭受挫折時為自己找理由辯護、自圓其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緩解消極情緒,但是真正應對挫折卻不能停留在自圓其說。當情緒穩定後,應該冷靜、客觀地分析達不到目標的原因,重新選擇目標或改進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