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人主張以中共“九大”、“十大”和“十一大”檔案為依據評價“文化大革命”。
那麼,真理的標準究竟是什麼?是毛澤東的指示,還是實踐?這是真理標準大討論首先必須回答的問題。據孫長江回憶,他和吳江當時都認為,兩個標準的說法是一種誤解,是糊塗觀念,應該澄清。他們打算寫一篇文章,把這個問題講清楚。孫長江在命題的時候就強調了真理標準的唯一性。因為,“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兩個標準會帶來思想混亂的問題”,所以,他們把文章的題目確定為《實踐是檢驗路線是非和真理的唯一標準》。隨後,他們又取掉了其中的幾個字,把題目改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其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不僅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是一個常識問題,而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種常識。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極其普通的常識問題,在30年前的中國,竟然引發了一場“真理標準大討論”。
可以肯定地說,真理標準大討論是針對“兩個凡是”的,這是當時參與者的一致看法。時任《光明日報》理論部哲學專刊主編的王強華回憶說,粉碎“四人幫”後,各行各業都開始撥亂反正,但總覺得有什麼東西阻礙著這一運動的深入,大家都在冷靜地思索這個問題,後來才明白,這個“東西”就是1977年2月7日“兩報一刊”社論提出的“兩個凡是”。如果不破除“毛主席的話句句是真理”這一觀念,那麼,包括“###”在內的許多問題都得不到解決。於是,從根本上駁倒“兩個凡是”,為進一步撥亂反正製造輿論,就成了現實的必然要求。〔24〕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者之一、南京大學哲學系教師胡福明在談到寫作這篇文章的經過時也說,1977年2月7日,“兩報一刊”發表社論提出“兩個凡是”後,正在全國開展的撥亂反正降溫了。當時我就意識到要批判“兩個凡是”,開始醞釀寫文章。“我寫實踐標準這篇文章,目的很明確,就是推翻‘兩個凡是’,推動撥亂反正。”〔25〕
胡福明寫這篇文章是應王強華之約。兩人後來對文章的寫作均有回憶,但在寫作時間上有出入。據王強華回憶,他約胡福明寫這篇文章“真是很偶然的”。1977年8月,南京召開撥亂反正理論研討會,邀請《光明日報》派人參加。考慮到王強華是南京人,而且《光明日報》理論部也在為撥亂反正作輿論準備,於是,王強華就去了南京。在研討會上,胡福明發言,認為“文化大革命”期間批判“唯生產力論”是錯誤的。王強華覺得胡福明的思想比較解放。所以,在會議休息期間,王強華主動找到胡福明,想請他為《光明日報》哲學專刊寫文章,內容是關於批判“四人幫”、從理論上撥亂反正,但沒有確定具體的題目。
txt小說上傳分享
2。 一個常識性問題引起的討論(3)
“不久,大約是1977年10月,胡福明寄來了兩篇稿子,一篇是批江青提出的‘女人也是生產力’的,另一篇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王強華看了第一篇稿子後覺得沒有什麼意思,認為第二篇文章立論可以,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戰鬥性不太強,於是就寫信讓胡福明修改。〔26〕
胡福明回憶的時間是在6月初,當時理論界在江蘇省委黨校開展研討會,“我在會上作了《誰反對唯生產力論就是反對歷史唯物論》的發言,論述生產力是歷史唯物論的根本觀點。會後,經別的同志介紹,我認識了王強華同志,他似乎支援我的觀點,並約我寫文章,但沒有提出題目,因而我於1977年9月初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與另一篇文章一起寄給了王強華。”〔27〕
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篇文章的寫作經過,胡福明有過詳細回憶。據他說,在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