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正在對紅峰市的問題進行調查,結果很快就會出來的。”
齊大偉這個時候也能看得出來,陳守軍對倪培山的情況掌握的還是很全面的,這也正是廣南省委調整倪培山工作的主要原因。像倪培山這種人不要說給他升官了,沒有把他馬上拿下去就算是很客氣的了。
“陳部長,我基本同意廣南省委組織部對倪培山的評價。我們在考察當中也發現,倪培山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按照有關規定,紀檢部門在對一個幹部進行調查的時候,是不能提拔他的。回去後我們將會如實的向部領導彙報倪培山的問題,我也希望廣南省委組織部也能實事求是做出對倪培山的評價。”
陳守軍想了一下說道:“齊局長,有關部門對紅峰市以及倪培山問題的調查現在還沒有結束,如果現在對倪培山做出一個全面的評價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我們組織部的意見是暫時不能對倪培山的工作進行新的安排,等把他的問題全部調查清楚之後,我們會向中組部寫出一個報告來的。”
兩千零一十三章又起風波
聽到陳守軍的彙報,穆國興微微一笑,他知道這次對遼東省副省長的人選,中央初步定了四個人,即便是倪培山已經在四個候選人的名單之中,他也只能是一個陪考的,中央是不會提拔這種人擔任更高一級的領導職務。從一個省到另一個省調配幹部,雖然這是中組部的權力,可是,原來省委的意見卻是至關重要的,中央也絕對不會把一個省委的意見置之不理的。
一份頗有點影響力的華東晚報登載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對映廣南省現在搞的紀檢幹部委派巡視制度,說這種制度是典型的不相信下一級組織,也與中央目前實行的紀檢監察體制相違背的。個別的省市搞的這個試點,表面上看是在進行某些改革,其實卻是某個主要領導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大搞一言堂,而實行的一種非常錯誤的做法。
文章中還暗示,堅持實行這項制度的某個省委的主要領導,是在利用這條制度大樹自己的絕對權威,對一些基層幹部實行打壓和迫害,這與前些年那場轟轟烈烈的大政治運動頗有幾分相似之處,是以一種極不平衡的權力分配來代替目前平衡的權力分配,是起不到什麼實際的作用,而帶來的危害卻是極大地。
文章中還指出,推行這項制度的某個省委,其實就是在不要黨的領導,也是對中紀委目前所實行的現行制度的一種明目張膽的對抗。雖然華東晚報只是一份地方報紙,可是近年來以揭露政治弊端而聞名國內外,在一些政治群體當中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的。
這篇文章雖然沒有明確點名就是廣南省委的所作所為,也沒有提到穆國興的名字,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目前實行這項制度的就只有廣南省和安江市,而始作俑者就是穆國興。所以這篇文章一經刊登,立刻在國內政壇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穆國興也看到了這篇報道,聯想到這一次廣南省委在給中組部的報告當中,實事求是地講出了倪培山存在的問題,並建議中組部暫時不要提拔和重用倪培山,穆國興就意識到這篇文章的出臺,很有可能與倪洪奎有著直接的關係。
粵海省省委書記高旭正看到這篇文章後,琢磨良久,第一時間給穆國興打來了電話。
“國興啊,華東晚報的那篇文章你看到了嗎?來頭不小啊。”
“呵呵,高叔叔,我們廣南省委擋住了人家升官的路子,人家要是沒有一點表示,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你已經明白這其中的原因,我也就不再多講什麼了,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