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個工作,你幹得比待在我身邊還開心。”周赫煊說。
於琛不好意思的捋著額前秀髮:“還好吧,就是覺得自己也是有能力為國做貢獻的。對了,我聽胡適先生說,羅斯福總統已經確定了對華信用借款,很大的一筆錢,這真讓人高興。”
周赫煊笑道:“我改天就登門感謝,順便祝賀他連任成功。”
1940年的美國大選,絕對是美國有史以來最跌宕起伏的一次。首先是共和黨出了一匹黑馬,接著又是不想連任的羅斯福成為民主黨候選人,雙方的競爭如火如荼,最終羅斯福以500萬票的優勢獲勝。
羅斯福剛開始是真不想三連任的,他的心很累,早就打算退休了。
自1936年第二次連任以來,羅斯福的施政便異常困難,或許是走出經濟危機的大財團覺得他太礙事了。首先是羅斯福強行改組最高法院,招致黨內外一直反對。接著1938年美國再次爆發經濟危機,新政光環不再,羅斯福反而成了替罪羊。
甚至於,民主黨內都出現了反羅斯福派,他們跟政敵共和黨勾結,聯手在國會封殺了許多羅斯福的提案。
二戰爆發初期,羅斯福所作出的一系列決策,全都頂著巨大的政治壓力,心臟不好的人根本就扛不住。
由於日本這幾個月在越南的大肆擴張,羅斯福成功連任後立即發威,力排眾議決定給中國1億美元的信用借款。注意,這是信用借款,而不是之前的貿易借款,擺明了立場是要不顧日本的反對而幫助中國。
於琛又說:“羅斯福總統三天前還視察了華美協進社,對我們的民間交流工作非常讚賞。在他的支援下,我們打算舉辦一場援華演出,有好幾個美國大明星答應參演,時間就定在這個週末。”
960【黑哥們兒】
從1940年的美國大選過程,就能看出美國正在一步步走出孤立主義。
剛開始,有三個主要的競選者,分別是共和黨的托馬斯杜威和羅伯特塔夫脫,以及民主黨的溫德爾威爾基。等到羅斯福宣佈參加競選,自知無力對抗的威爾基立即叛出民主黨,投奔到共和黨陣營。
威爾基的民眾支援率少得可憐,但等到英法聯軍大敗,他立即幹掉杜威和塔夫脫,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和羅斯福一起殺入總統大選決賽。
威爾基能夠在共和黨黨內選舉中勝出,是因為他屬於共和黨僅有的國際外交主義者,而他的對手都是孤立主義分子。
也即是說,1940年的美國大選,是在兩位“干涉主義者”之間落下帷幕的。
這足夠說明美國財團和民眾的選擇,他們絕大多數都支援美國走出美洲,積極參與亞洲和歐洲的國際事務,孤立主義之風在美國是越吹越弱。
羅斯福和威爾基這兩位總統競選人,在軍事外交政策上,觀點是基本一致的。只不過威爾基代表著華爾街的利益,而羅斯福著眼於美國的總體發展,兩人在內政問題上分歧很大。
搞清楚了美國外交輿論風向的變化,剩下的就很好理解了,包括羅斯福答應給中國1億美元信用借款,也包括美國政府媒體支援胡適和華美協進社的抗日宣傳活動。
週末的抗日宣傳演出規模很大,不僅會有一些明星參加,剛剛當上陸軍部長的史汀生也會出席。這位老兄在兩年前就開始做援華工作,一直主張美國參戰,現在更是以美國高官身份各種挑釁日本。
羅斯福不但沒有制止史汀生的行為,反而把他當成了急先鋒,用以試探和引導美國的積極外交政策。
演出還未正式開始,於琛就帶著兩個男人回家與周赫煊見面。
於琛介紹道:“煊哥,這位是美國黑人歌王保羅羅伯遜先生。他是堅定的國際主義援華分子,前不久還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