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如李隆基有才。卻也不錯。也是一個精明人。守成絕對不會有問題。
李隆基的才幹不需說的,他已經用他非凡的功業證明了這點,若是立他為太子的話,很可能是又一個唐太宗,唐朝發揚光大不在話下。
究竟如何選擇,就要看李旦怎麼想了。
“姚崇呢?”李旦白了張柬之一眼,你等如沒說。
“陛下,臣以為當立楚王。”姚崇是李隆基的堅定追隨者。當即表明態度,道:“楚王英明,才智過人,馳騁疆場,大破突厥,滅契丹,建立不世功勳。太宗皇上如此年歲,還未有如此奇功。若立楚王為太子,大唐必將發揚光大,萬國臣服。”
“沒錯。”
“我支援楚王。”
“楚王必為太子。”
姚崇的話剛落音。一片附和聲響起,整個含元殿嗡嗡直響。
“姚大人所言固然有理。楚王之才智臣也心服,只是長幼有序,哪有以兄事弟的道理,臣以為當立長。”長幼有序在古代很有市場,立時就有大臣反駁。
“沒錯。一國之道,必立綱常,先長後幼。立太子,必立長。”立時有大臣附和。
長幼有序,在古代很有力量,響應的大臣不少。
宋璟立即反駁,道:“長幼固然重要,然大唐歷來立太子以賢明,而不是長幼。太宗本為高祖次子,因功大,定鼎天下,建立大唐,而被立為太子。高宗皇上,並非長子,同樣被立為太子,大唐自有大唐的道,不必遵循長幼之道。”
“附議!”
“附議!”
一片響應聲響起。
牛閃閃的皇帝唐太宗,並非李淵的長子,卻給立為太子,這是活生生的例證,要群臣不響應也不成。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大臣都響應,總有那麼一些古板的大臣堅持長幼之序,道:“高祖立長之意不堅,遂有玄武門之變,骨肉相殘之事。陛下,當吸取教訓,立長為宜。更要抑制楚王的權勢。”
“沒錯。太宗皇上權勢過盛,功勞過大,建成太子感到巨大的威脅,不得不對付太宗皇上,遂釀成玄武門之變,還請陛下三思。”有大臣極力支援長幼之序。
你一言,我一語,一時難決。
李旦的眉頭緊擰著。
“好了,莫爭了,我來說幾句。”李成器上前一步,揮手阻止群臣爭吵,道:“你們看得上我李成器,我很感激。但我要說句公道話,若無三弟,我們家早就遇害了,哪有今日的榮華富貴。我自認不如三弟,這太子之位非三弟莫屬。”
歷史上,李成器主動辭讓太子之位,這才落到李隆基頭上。如今,他還是主動辭讓。
“大哥。”李隆基對這個大哥是很欽佩。
皇帝,誰不想當?為了當皇帝,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可以骨肉相殘。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承嗣就是活生生的明證,而李成器竟然主動放棄,無論怎樣讚譽都不為過。
“啊。”群臣大為震驚,一臉的難以置信。
“我沒聽錯?”
“有人放棄皇位麼?”
“這好象只有史書中才有記載嘛,我怎遇到了?”
震驚中的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議論紛紛。
就是李旦也是震驚,瞪圓眼睛盯著李成器。
“你們沒聽錯,我不會當太子。”李成器再度肯定一句。
“真的呀?這……如此高尚,只有周公能與之相比了吧。”群臣對李成器大為讚賞。
“二弟,我不當太子了,你不會要爭吧?”李成器向李成義道。
“大哥,你說哪裡的話。你是長子,你都不當太子了,我這個次子還能爭麼?我們家是三弟保全的,這太子之位非三弟莫屬。”李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