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懷叵測,如果想要改變這個局面,唯有罷黜奸邪,讓清流正人當權,才能一掃頹勢,重振國威。
可這些奏摺根本沒有什麼用處,魏忠賢的確灰頭土臉的回來,可根基未損,天啟皇帝對他的信任依舊,這就很難撼動閹黨的勢力,更不要說閹黨那邊也有自己的言官,整日裡說什麼有黨人趁著國家危難要挾天子,這才是真正的心懷叵測。
原本立場就很模糊的內閣首輔葉向高在這個時候表現的很傾向東林黨,整日裡和吏部尚書**星攪在一起,已經有風聲放出來了,說是吏部尚書**星準備推動京察,藉著這次考核,將京城官場洗刷一遍,全都換上東林黨人,然後發動對閹黨的總攻。
如今朝中東林領袖其實就是這**星,外人都覺得他現在正紅火,卻不知道**星如今焦頭爛額,甚至不敢拆信閱讀,只能讓妻妾代辦,魏忠賢被召回京師之後,朝中的確空出了些位置,這些位置很快就被東林黨人論資排輩的補上,主管官吏任命的**星自然在其中出了不少力,也得了很多人情好處,但這遠遠不夠。
自魏忠賢得勢以來,一直在打壓東林黨人,多少人辭官回鄉,多少人被罷官免職,大家嘴上說著不同流合汙,可實際上卻對復出望眼欲穿,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怎麼能不瘋狂活動,這些壓力就落在了**星和相關人等的身上。
東林黨人的根基不在京師,而是在江南,東林黨人的主力不是內閣大學士,六部九卿,而是科道清流,**星如果不能滿足那些人的要求,他這個位置也坐不穩,大明官場極重鄉黨評議,若是江南那邊鬧將起來,現在攻訐魏忠賢的奏摺馬上就會轉向**星。
可現在根本空不出這麼多位置,魏忠賢一黨元氣仍在,想要強行推動京察甄選,恐怕會遇到極大的反彈,風險實在太大,不過**星知道,眼下這局面恐怕輪不到自己做選擇了,吏部天官這位置本就找人垂涎,不要說旁人,就連東林黨內部都有大佬躍躍欲試,稍有遲疑,恐怕就要辭官致仕。
吏部尚書**星不得不推動這京察,在京師的內閣大佬們也急著讓他這麼做,除了依附魏忠賢的幾個人始終沉默,內閣首輔葉向高最為焦急,**星擔心東林內部的壓力,而首輔葉向高則是擔心孫承宗那邊。
按照大明規矩,東宮帝師本就是必定入閣的人選,孫承宗為人方正,聲譽卓著,更是眾望所歸,更難得的是,連魏忠賢一黨都對孫承宗敬畏三分,如果他做首輔,幾乎是理所當然的,當孫承宗在京的時候,葉向高和內閣諸人時時刻刻覺得芒刺在背,覺得這位置根本坐不穩,直到孫承宗自請去遼東督師,這才讓大夥鬆了口氣。
有明一代都以京官為重,二十餘年不出京師入閣才是美談,人一外放,一旦做實事,那就必然會有疏漏錯處,而且和京師天隔地遠,沒辦法時時聯絡,再深厚的情誼也會疏遠,孫承宗再怎麼被天子敬愛,都會慢慢的歸於平淡,再說這孫承宗年紀不小,估計就是致仕回鄉的下場了,
本來不擔心,可突然間天啟皇帝放著京師這麼多大學士不用,反倒讓遠在薊鎮遼東的孫承宗去召回魏忠賢,這代表著什麼,代表著天子心裡地位最高的,最放心的那個大臣還是孫承宗,對方還是有重返內閣,登上首輔寶座的機會,這讓葉向高好像熱鍋上的螞蟻。
有傳聞說葉向高甚至罵過建州女真,說為何在這個時候偃旗息鼓,顯得孫承宗那老兒督師遼東有功,這些都是市井坊間的傳說,但葉向高的急迫人人都能判斷的出來,他之所以對京察著急,就是要藉著這次官員輪轉變動,將自己的徒黨安插進去,或者讓儘可能多的東林黨人上位。
這孫承宗是北直隸保定府出身,自然和出身江南各處的東林黨人格格不入,只要東林大興,憑著他們的鬧騰勁頭,孫承宗想要回京重入中樞恐怕難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