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想,養頭藍鯨擠奶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除了藍鯨個頭太大之外,擠出來的鯨奶恐怕也不太合人口味,其中50%是脂肪,還是飽和脂肪酸,絕對不是“健康食品”。高脂乳汁是海洋哺乳動物共有的特徵。
其實每天500升奶,對於藍鯨近200噸的體重來說實在是算不得啥,自然界裡最出色的產奶機器還是牛。大約公元前9000年,養羊的我們的祖先發現,相比殺了吃肉,擠奶是一種更“細水長流”的把草變成蛋白質的方法,又過了2000年,生活在目前土耳其的人們認識到,牛是比羊更強大的造奶機器,從那以後,奶,特別是牛奶(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山羊、綿羊、駱駝、水牛、犛牛甚至馴鹿都各自獨立地成為人類的奶源)就成了人類食譜中的重要分子。人們為了提高牛的產奶量,不斷進行良種培育,最終育成了一大批專職產奶的奶牛。
相比之下,近百年來,人類自己卻悄悄發生了變化,不但催乳成了許多新媽媽的頭等任務,我們的哺乳期也越來越短,後來索性用所謂的“嬰兒奶粉”——靠奶牛和其他動植物的貢獻來餵養我們的嬰兒。照這樣下去,也許有一天雌性人類的乳腺真的會演化成只有觀賞功用的“孑遺器官”。
要注意,奶牛可不都是黑白花的哦。黑白花奶牛,又叫荷蘭奶牛或者荷斯坦牛Holstein,是分佈最廣,最出色的奶牛,2005年全美奶農協會National Dairy Her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統計的一頭冠軍荷斯坦牛一年產奶10158千克,是其本身體重的15倍之多。其他著名的奶牛品種還有娟姍牛Jersey、更賽牛Guernsey、愛爾夏Ayrshire、安格勒牛Angler,它們都不是黑白花。還有很多讀者誤以為奶牛是隨時都可以產奶的,這可能是所有奶農的夢,但遺憾的是奶牛還沒有“進化”到這種程度,它們還需要懷孕生產才能刺激泌乳——本來就是給小牛犢準備的嘛。為了做到這一點,公奶牛就要出馬了。你沒有聽錯,公奶牛不只是用來稱呼那位特別會打網球的瑞士人。
過去,奶牛飼養場都會養幾頭種牛,在繁殖季節,一頭公奶牛可以讓50—60頭母奶牛受孕。而一旦母牛產仔,奶農會留下母牛犢而把多數的公牛犢“處理”掉。不過公奶牛同其他品種的公牛一樣,是個危險因素,隨著人工授精技術的發展,很多奶牛飼養場裡已經不見了公奶牛蹤跡,因為一頭公牛的精子足以讓1000頭母牛受孕,當然,這已經不需要它們“身體力行”了。甚至這些可憐的公牛都沒有一睹母奶牛芳容的機會。它們只能對著那些看起來並不怎麼像母牛的鐵架子宣洩情感。
2000年某一天,一群成都毛賊竊得幾個鋁罐,這幾個人把罐裡冒著白氣的東西倒掉,然後把罐子拿去賣廢品。他們哪裡知道自己偷到手的是儲存有大量冷凍種牛精子的液氮罐,而那時候一顆名牛的精子就可以賣到30塊錢呢。
懂數學的蟬
袁越
夏天是屬於蟬的季節,蟬的叫聲是每個慵懶夏日的背景音樂。但是,美國有一種蟬,每17年才叫一次,像鐘錶一樣準確。
世界上有3000多種蟬,絕大多數都是一年生的,每年繁殖一次。也有不少蟬以2—4年為一個週期。1633年,有人描述過一種產自北美的蟬,週期極長。但直到18世紀初期,美國的昆蟲學家才最終確定了這種蟬的週期——17年。100多年後,又有一種週期為13年的蟬被發現了。科學家把這兩種奇怪的蟬統稱為“週期蟬”(Periodical Cicadas)。
這種蟬總是在5月下旬開始破土而出,沿著樹幹爬到高處,發出瘋狂的求偶叫聲。它們必須抓緊時間找到伴侶,因為大自然留給它們的*時間只有一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