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祥上校舉著望遠鏡,觀察著海面的情況,此時的德國艦隊的艦列已經散開,此前已經受了重傷的“邊境伯爵”號最先脫離了陣列,蹣跚著掉頭向遠處駛去,而現在“威廉王儲”號和“大選帝侯”號也分頭向不同的方向撤退,只有德國人的旗艦“國王”號勢若瘋虎般的朝著“獨立”號衝了過來。…;
“這艘德國船是想要犧牲自己托住我們,給他們的戰友以逃跑的時間,”約翰遜上校看著在“獨立”號的彈雨中掙扎著還擊的“國王”號,似乎對德國人的勇敢產生了敬佩之意,他轉過頭,用略帶考問的語氣向楊啟祥問道,“你看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楊啟祥字昌侯,是湖北宜昌人。他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先後入日本商船學校及日本海軍大學。辛亥**前回國,後任職於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海軍部及參謀本部第六局。由於中國海軍內部的派系紛爭,非閩系的海軍軍官不能夠在艦上任職,因而在“中美海軍學校”成立後,不甘心一輩子坐辦公室的楊啟祥便由海軍部派往美國留學,以獲得能夠統率戰艦的資格和技術。楊啟祥本就有海軍底子,加上本人聰明勤奮,認真刻苦,在校學習期間以成績優異獲得美國教官的好評。1917年6月26日楊啟祥授海軍中校。1918年1月30日晉升為海軍上校,並如願以償的擔任“獨立”號戰列艦的副艦長。
“我們先打掉他們還能跑得動的船,那些已經受了重傷的殘廢,可以交給巡洋艦和驅逐艦來收拾。”楊啟祥想了想,回答道。
聽了楊啟祥的回答,約翰遜的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
“你回答得非常好,楊。”約翰遜上校笑著點了點頭,“來吧讓我們給這艘勇敢的德**艦以應有的禮讚吧”
美國海軍上校說著,下達了作戰命令,很快,“獨立”號將炮火集中到了“國王”號上,“民族”號則轉頭向逃跑的“大選帝侯”號緊緊的追了過去。在得到了命令之後,一直在旁邊作壁上觀的中國海軍輕型艦艇開始如同群鯊噬鯨般的向受了重傷航速大減的“威廉王儲”號和“邊境伯爵”號聚攏過來。
一場激烈的追逐戰爆發了。
此時受損的動力系統已經搶修暫時恢復了航速的“威廉王儲”號正拼命向赫爾戈蘭島拔足狂奔,試圖尋求島上的210毫米岸炮庇護,幾艘德國驅逐艦在它的身邊護衛著,而中國海軍的輕型艦艇則高速追趕,緊緊掩殺。很快,德國人離家門口便只有一步之遙了,而就在這裡,中國護衛艦隊也追上了“威廉王儲”號,以“海越”號輕巡洋艦為首的中國直衛艦隊佔盡了場面上的優勢,但此時海面上忽然颳起了大風,大團的黑雲湧現在天空中,急劇下降的能見度和洶湧的海浪影響了中國炮手的發揮,但中國巡洋艦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一頓炮乒乒乓乓的打將過去,將德國雷擊艦“v32”號擊沉。很快,奮力突進的“海越”號又突破了德國人的內線防禦圈,德國驅逐艦和魚雷艇四散奔逃,掃雷艇“d122”號艦橋中彈,艇長陣亡,“t139”號也被打成重傷。此時德**艦已經接近了赫爾戈蘭島,雖然德艦一個勁兒地向岸上發訊號求助,但德國海岸炮兵卻因為濃霧障目無法辨明目標,而始終一炮未發。
窮追猛打的中國直衛艦隊的海軍官兵此時已經能夠透過朦朧的霧氣依稀看到赫爾戈蘭島60餘米高的紅色峭壁,此時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德國輕巡洋艦“烏耳姆”號和“考夫博伊倫”號接到了“威廉王儲”號發來的求救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