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咸陽。
小秦始皇接見韓非,跟韓非交談了幾次,深深為韓非之才所折服,心中意動,想要招攬韓非留在秦國為己所用。
不過在小秦始皇徵詢李斯意見的時候,李斯卻說韓非此人善於誇誇其談,而且言過其實,實則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在李斯口中,韓非根本就是另一個只善紙上談兵的趙括。
長平一戰,趙王用趙括換下了老將廉頗,白起一戰坑殺趙國四十餘萬人,致使趙國這麼多年一蹶不振,若非有廉頗、李牧等人支撐,恐怕趙國早就已經併入了秦國的版圖。
李斯的答覆令小秦始皇猶豫了,但是如今的小秦始皇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主見,在他與韓非的交往中,他總感覺到韓非是那種有真才實學的人,不過小秦始皇還有一招,那就是決定不了的事情就來詢問唐豆。
而此時唐豆自然是已經看過小秦始皇還沒有寫的黃綾留書了,只是小秦始皇自己不知道罷了。
此時,唐豆直接詢問李斯,他跟韓非相比如何,這令李斯瞬間陷入左右為難之間。
他已經跟小秦始皇說過了,韓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如今他卻不敢在唐豆這位無所不知的上仙面前也這樣說,可是,如果他改口的話,那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可以說,無論他怎麼回答,都是難逃一死。
李斯汗如雨下,小秦始皇看到李斯的表現,卻已經明白了,他不由得輕輕嘆了口氣。
聽到小秦始皇嘆出這口氣,李斯渾身一震,他面如死灰,匍匐在地體若篩糠一般戰戰兢兢的開口說道:“小人無知,嫉妒韓非之才,唯恐韓非得到皇上重用,因此小人在皇上面前信口開河,說韓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實則,韓非之才十倍於斯,斯嫉賢妒能,欺瞞皇上,十死不足以赦,請公子和皇上降罪。”
聽到李斯說出實話,唐豆卻是鬆了口氣。
如果剛才李斯依舊貶低韓非,唐豆倒是真對李斯動了殺心。
反正戰國這一段歷史到現在已經被唐豆改得亂七八糟了,唐豆還真不在乎多殺一個李斯。
史書記載,李斯此人雖才高八斗,卻又是私心甚重,而且嫉賢妒能,集法家思想大成的韓非就是死在了李斯的嫉妒之下,秦始皇死後的沙丘之變也是因為李斯的自私才被趙高一手促成,趙高擬矯詔賜死秦始皇長子扶蘇而立幼子胡亥,結果導致趙高獨攬朝政、指鹿為馬,百姓民不聊生,紛紛起義抗擊暴政,最終導致了秦王朝的最終覆滅。
殺了李斯,將才學更高的韓非扶植起來,唐豆不信韓非還不能替代李斯攘助秦始皇完成統一六國的大業。
根據唐豆從史書上得到的資料,唐豆知道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主義理論,其思想更加符合**君主富國強兵的思想。
後人整理韓非思想著成《韓非子》一書,在春秋戰國時期,子字是對類似於老師、有師德的人的尊稱,如老子、孫子、孔子、孟子等等,韓非能被後人冠以子字,也可知韓非之才學,李斯雖然是秦始皇平定六國最大的功臣之一,可是卻也沒有資格在名字後面被冠以一個子字。
此時李斯主動請罪,唐豆卻也是息了除掉李斯的心。
自己不可能隨時都跟在小嬴政身邊,李斯為人雖然私心甚重,卻也是有不少的可取之處,如果自己能幫著秦始皇將韓非也招徠過來,秦始皇身邊有韓非和李斯二人,倒是也省去了唐豆很多心思。
史書記載,公元前234年,秦始皇為了得到韓非而出兵韓國,韓厘王被迫交出韓非,韓非成為秦始皇重臣。
而韓非所提出的君主集權制也被秦始皇所倚重,韓非提出結束諸侯割據,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同時提出要以法來約束民眾才可“禁奸於未萌”,而且韓非還主張減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