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輔國不敢遲疑,立即起身退出了殿去。
孔晟緩步從宮道上走來。
麟德殿外的群臣正要改去含元殿,見到孔晟,都暗自吃了一驚。孔晟與朝臣的關係並不好,與大多數人並無交往,所以也沒有人過來跟孔晟打招呼,孔晟就面不改色地徑自進殿,自有禁軍武士迎他入內。
李俶凝望著孔晟進殿的飄逸背影,神色微有陰沉。
皇帝竟然要先見孔晟,這讓李俶心裡非常憤怒。
孔晟進殿不久,皇帝就離開麟德殿移駕含元殿,命等候群臣自李俶以下悉數進殿面君。
李亨昂首站在皇臺上,望著秩序井然進殿歸班站好向自己山呼萬歲請安的滿朝百官,深沉的目光從楚王李俶的身上一掃而過。
孔晟作為長安候,在這殿中,品階其實並不高。他的身前,是一群宗室親王、國公和一品二品的高官,以至於皇帝要從朝臣站立的隊伍行列中尋找他的存在,都有些吃力。
皇帝竟然走下了丹墀。這在李亨登基稱帝以來,是絕無僅有的一件事。
李亨站在群臣之前,與李俶等人的距離更近。群臣目瞪口呆,心內波瀾叢生。
李亨環視眾人,淡淡道:“相州兵敗,數萬官軍殞命,朕聞報,心痛如絞,倍感沉重。關於此戰,諸位愛卿有何話說?”
一如往常,李俶不會率先發言,只有他安排的馬前卒站出來搖旗吶喊。李亨說完,就下意識的將目光投向了李俶的鐵桿心腹禮部尚書李揆。
六部尚書中,至少有五位站在李俶這一邊。但真正要說無所顧忌與李俶共同進退的,卻也只有李揆。
但出乎李亨意外的是,首先發言的不是李揆,而是杜鴻漸。
杜鴻漸雖然也傾向於李俶,但卻遠遠稱不上是鐵桿擁躉。但杜鴻漸卻是主張打壓武將的文臣中堅,此番郭子儀等人兵敗,讓杜鴻漸看到了文臣再次崛起的機會。
因為平叛,武將的地位空前高漲。而隨著累立戰功,郭子儀這些名將的聲望權勢日漸膨脹,這引起了包括杜鴻漸在內的大多數文臣的各種忌憚。
因此,杜鴻漸義無反顧地站出來了。
“陛下,臣看了兵部通報,九路大軍圍攻區區一個相州城,整整三十萬兵馬,卻被史思明的十餘萬人一擊而潰,折損軍卒五萬餘人,損失糧草輜重數十萬石,讓人痛心!”
“兵敗之責,悉數在將。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難辭其咎,臣以為,必須要嚴懲這數人,以正朝廷威嚴法度。”
杜鴻漸這麼開了頭,李揆等人自然就不甘落後了,先後站出來義正辭嚴地批判郭子儀等人,將這些當世名將罵成了一灘爛泥,有的甚至情緒激動地要求皇帝儘快將郭子儀等人緝拿歸案,交大理寺問罪。
一群朝臣嘰嘰歪歪,圍著皇帝呱噪,整個麟德殿人聲鼎沸,竟然陷入了混亂狀態。
孔晟暗暗搖頭,心道李亨這個皇帝其實也不好當,以一人之頭腦心智面對成百上千朝臣和各自派系利益的進攻,能保持清醒者、能乾綱獨斷者,絕對是有大智慧和大城府的人。
孔晟凝望著神色從容的皇帝,他清晰地看到皇帝面上一閃而逝的那種壓抑的憤怒、無奈的悲哀和瞬間的慌亂表情。
難怪孔晟什麼時候見到皇帝,都看到他非常疲倦的樣子。當皇帝當到李亨這個份上,其實有些生不如死的味道了。
這就可以理解李亨為什麼坐而思變了。
他本不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但為了捍衛自己的無上皇權,為了改變這種讓自己生不如死的狀態,不得不硬起心腸來,哪怕是對自己的兒子。
咳咳咳!
皇帝突然乾咳起來,眾臣不由閉上了嘴。這是最起碼的禮儀了,皇帝都不舒服了,你們還在咋咋呼呼,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