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8頁

,剩餘的一丁點零頭才能給載荷。&rdo;

&ldo;在正常的降落過程中,全程使用火箭反推是不切實際的,那樣鷹號飛船得在貨倉和指令艙內也灌滿推進劑,登陸器會變成一個飛行的油箱。&rdo;老貓接著說,&ldo;但那是正常情況,我們要來一次非正常的著陸……不在乎效率,不在乎費用,不在乎幾百噸的燃料,我們只要那個零頭!&rdo;

老貓抬起爪子,指著螢幕上的麥冬,一字一頓地說:

&ldo;六十公斤的零頭!&rdo;

------------

第二百七十五日(5)拯救麥冬大作戰

在那麼一瞬間,唐躍彷彿又回到了一百年前,尤里&iddot;加加林與艾倫&iddot;謝潑德的時代,工程師們竭盡全力,建造起數百噸的發射臺,使用近三十噸重的r-7與紅石火箭,只為了把那七十千克的有效載荷送上太空。

這在數學與物理上是極大的不對稱,那麼龐大的資源,最終都匯總在一個小小的個人身上。

漫長的時光過去,人們有能力建造空間站,有能力登上月球,有能力前往火星,他們都忘了曾經的謹小慎微與步步為營,最早的液氧酒精發動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到三噸,最早的載人飛船隻有兩米長。

但這是人類航天的起步。

當老貓毅然地說出&ldo;我們只要這個零頭&rdo;的時候,時代在瞬間回溯,回到了上升一號科羅廖夫說出&ldo;不穿太空衣&rdo;的那一刻,回到了甘迺迪航天中心裡馮&iddot;布勞恩說出&ldo;倒計時開始&rdo;的那一刻,工程師們耗費成噸成噸的草稿紙,一克一克地計算重量,只為了那個小小的零頭。

人類航天的輝煌,就是從這個小小的零頭中一步一步爭取而來的。

&ldo;要進入大氣層的,不僅僅是鷹號飛船,還有獵戶座,對不對?&rdo;唐躍問。

&ldo;是的。&rdo;老貓點頭,&ldo;獵戶座才是那艘救生艇,是阿波羅13號的水瓶座。&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