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反是丐婦見她不答,行至門外,照話又說了一遍。沈琇只是不睬。丐婦朝眇女看了一眼,意似失望,要她搭話。眇女也故作不解,眼看別處。丐婦無奈,只得快快而去。走出不遠,忽然說道:“好心指點,如若不信,送了小命,悔無及了。”又和眇女爭論了一陣,方才前行。

第一回(2)

沈琇見丐婦既說老頭是她對頭,為何隨後跟去?好生不解。還有行時所說幫她的話,也甚可疑。想了一想,忽然省悟:那竹竿雄雞的佈置,並非為了自己解法而設,許她想仗以鬧鬼也說不定。剛要轉身,小婢忽然跑來說:“小姐你看,小花子在後牆地上畫些什麼?”沈琇聞言,趕往假山後牆腳一看,地上畫有“惡人所說,請恩主務必照辦,否則雙方有害,事後必來稟告”等字,用竹枝劃土而成,字跡端正。一問經過,才知適才眇女自沈琇走後,假說內急,往假山後去了一會,回來暗打手勢,令小婢人走往看。年輕人多喜奉承,小婢因丐婦說話和氣,與對沈琇不同,眇女相貌醜怪,話頗動人,又是小姐所喜,便把厭惡去掉,依言往觀,字多不識。沈琇始終信任眇女,命將字鏟去,不許告人。問明雞柵所在,見園丁走來,後門已關。知道丐婦入園,已被看見,因不敢勸阻,又恐生事失竊,躲在一旁暗中檢視,為防丐婦閃人偷盜,故此把門關上。一想自己所為也實可笑,好在詳情未洩,便不理他,各自回來。

沈琇生性好奇,傍晚先去雞柵外選中一隻大雄雞,假說要取活雞翎毛做一玩物,命小婢向廚房中要來,放在院中。所居就在園內,相隔假山只有一重院落,園中望月本是常事。園丁、更夫都怕這位小姐不好說話,沈琇又老早便命小婢傳話,說要賞月,不許下人往假山一帶走動,自然全都避開。竹竿繩幹早已備好藏起。

到了三更人靜,先把小婢遣睡。為防萬一,還把祖傳的一口寶劍佩上。結束利落,獨自一人,帶了雄雞,去往後園。見月明如水,到處靜悄悄的。把雄雞綁好以後,因離子時還早,便把寶劍拔出,照著自己平日無師之學,連縱帶跳,亂舞了一陣,舞完,時光仍然未到,沈琇素常膽大沉毅,對於當晚的事又是將信將疑,沒有放在心上。見假山左邊盡頭危崖獨高,前面更矗立著一根石筍。山勢雖極玲瓏秀拔,因是人工堆成,除山頂建亭之處四邊奇石突出,多不牢固。沈琇幼時最喜往假山上縱躍遊戲,有一次,竟將近邊砌的一塊大山石縱塌,連人一起縱落。總算生具異稟,機智靈慧,加以天生神力,身輕體健,一見不好,乘著將墜未墜之勢,雙足在石面上奮力一登,身子斜縱出去,縱向對面丈許遠近的一株梧桐樹上,人未受傷。墜石吃那猛裂一登,近旁假山石又被連帶登塌了好幾大塊,當時聲勢甚是嚇人。事後被乃母重責了一頓。由此睹氣,好幾年沒有往假山上去。沈琇素來好勝倔強,言出必行,只是應了眇女,不能不往,心終不願上去,故此只在下面舞劍徘徊。

這時獨個兒閒得無聊,又想物色插竿之所,便信步走了上去。剛到亭前,忽然瞥見亭後牆外疏林廣場,月光如畫,陰影交加,靜蕩蕩的,四外不見一個人影,夜色甚是清幽,看得也極真切。暗忖:“丐婦說得那等慎重,似非妄語。她不令我早立竹竿,必恐窺見之故,此舉決非專一為我釋嫌解法,必還於她有關。眇女平日受她虐待,怎又勸我照她所說的行事?還有眇女一個小花子,竟似久別重逢的故人,由不得心中對她憐愛。她更非常親熱,無故稱我恩主,言動神情又極神秘,不似一個無知女孩。”追憶前情,又好笑,又奇怪,只想不出個道理來。隨把地址覓好,估計亥時將近,便把竹竿取上,對著外牆,立在亭外危崖石筍之後。覺著地勢甚好,有那石筍擋住,牆外的人決看不見。插好仍去亭內,準備候到子正,不問有無異兆,均去竹竿下面立定,握劍相待。

剛往石頭上坐下,便聽後門輕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