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說,這是因為被私慾隔斷了。

古人為何單獨提知行

有弟子問王陽明,我無論如何都搞不明白知行怎麼就是合一的。比如,學問思辨就屬於“知”,去實踐屬於“行”,我可以學問思辨而不去實踐啊,您怎麼就能說,知行是合一的呢?

王陽明做了這樣的解釋:所謂“行”就是認真地去做一件事,學問思辨是不是一件事?所以說,你學問思辨這個探求“知”的過程就是在“行”了。你說“去實踐”屬於行而不屬於知,可你去實踐為了什麼?不可能什麼原因都沒有,突然就大跳大叫吧。這個“為了什麼”就是“知”。“學問思辨”中有“知行”,“去實踐”中也有“知行”。那麼,再問你,你“學問思辨”為了什麼?肯定是“去實踐”。如果不是要去實踐,那你學問思辨做什麼?所以,“學問思辨”和“去實踐”也是知行合一。

知的真切篤實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覺就是知。如果你只學問思辨了,沒有去實踐,那就不是真的“知”,如果你只去實踐,而沒有學問思辨,那就不是真的“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知”“行”都是贗品,不合一也就正常了。

這位弟子又問:“既然知行是合一的,那為什麼古人要單獨提‘知’和‘行’呢?這就好像是我去酒鋪買酒,我總不至於說,給我來個酒罐,再來點酒。”

王陽明回答:“把‘知’‘行’單獨拿出來說,這實在是古人的用心良苦,全是因為世界上有兩種人的緣故。有一種人懵懵懂懂地去做,在做事中就像是流水線上機器人,只是機械地做,不懂得思考。對這種人,就要特意提個‘知’,告訴他,不要做機器人,要在做事中用過腦子,這樣,他才能真的‘行’。

“還有一種人,每天茫茫蕩蕩地沒有目的地思考,任憑想象把自己拖進幻想的夢囈中,從來不想去實踐。對這種人,就要特意提個‘行’字,告訴他,就是胡思亂想,也應該有個思路在。這樣,他才能真的‘知’。

“這就好比我們喝茶,茶水是由茶葉和白水組成,兩者缺一不可。但有人就吃茶葉,而有人就喝白水。對吃茶葉的人,我們要告訴它,用水,這樣他才能喝到茶水;對喜歡喝白水的人,我們要告訴他,放茶葉,這樣他也能喝到茶水。”

這就是古人何以要單獨提知行的原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從空間來看,“知行”是兩道鐵軌,不可分割;從時間來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一件事的開始和終結,絕不能有始無終,更不能虎頭蛇尾。

關於這一點,王陽明是這樣解釋的:就算你是個吃貨,也肯定是有了想要吃的心才知道你要吃東西了。要吃的心屬於“意動”,是“知”,這就是“知是行的開始”;而你吃的東西是什麼味道,肯定是放到嘴裡後才知道,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比如你喜歡戶外,你肯定是有了想要走路的心,才會去走路。想要走路的心就是“意動”,是“知”,這就是“知是行的開始”;而路是坎坷還是平坦,只有你走了之後才知道,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

我們想要知道西紅柿好不好吃,必須要吃它,要吃它就是“意動”,是“知”,這就是“知是行的開始”,而西紅柿到底味道如何,只有你吃了後才知道,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

想要知道衣服是否合身,必須去穿;想要知道水的溫度,必須要去感覺;想要知道紅燒牛肉好吃還是水煮牛肉好吃,必須要去吃。你不吃,就沒有“行”,你就不知道哪道菜好吃;你不想知道兩道菜哪個好吃,就沒有“知”,你更不可能知道哪道菜好吃。所以,缺了“知”和“行”的哪一個,都不成,因為它們是合一的。

問題是,王陽明說,現實中就有一種人,總是希望自己先知,然後再去行。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