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3部分

後世曾經總結過,說是國內的市場在九十年代以前,一直是賣方市場,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末。

按照經濟學的定義,賣方市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那就是供不應求。

這正是這個年代的特點。

中國的發展,經歷了計劃經濟、雙軌制、市場經濟三個階段。

在計劃經濟時代,因為生產遠遠跟不上市場的實際需求,因此絕大部分商品都是緊銷商品,需要憑指標憑票證才能買到。

到了雙軌制時代,這種狀況稍稍有所改善,但商品還是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

這種局面的徹底改變,必須要到市場經濟發展成熟的年代。

而在這個年代,市場經濟才剛剛開始。

因此,商品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是很正常的事。

這意味著,大部分的商品,只要生產廠家的產品質量過關,營銷手段得當,就能大賣大賺。

還有一點也是後世沒法比的,那就是廣告宣傳的效果。

這個年代的人真的很相信廣告。

對於吳大廚食品公司來說,產品質量十分過硬,營銷手段絕佳,宣傳投入力度極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想不大賺都很難。

吳小正終於明白,在這個年代,大名鼎鼎的春都集團,單靠火腿腸這單一的產品,就能年銷售額超十億了。

按照吳大廚食品公司現在的發展趨勢,想要達到這個數字並不難。

九二年十二月,食品公司的銷售額有多少?

劉志軍輕飄飄地報出了一個數字:“三千八百萬。”

這其中,單是湘省的銷售額,就已經接近三千萬。

而外省的市場拓展才開始不久。

一旦全國市場全面拓展開來,並開始大手筆的全國性廣告宣傳投入,接下來總的銷售額還將迎來一個巨大的爆發期。

吳小正稍稍預測了一下,按照現在的進度往下發展,吳大廚食品公司在93年的銷售額,就算達不到十億,也起碼會超過八個億。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和連鎖餐飲事業相比,食品公司的利潤率要低很多,但也差不多達到35%左右。

這意味著,在新的一年,單是食品公司,就能為吳氏企業提供差不多三個億的利潤。

如此算來,在新的一年,吳小正還會缺錢花嗎?

還是缺!

舉個例子,廣州天河的正佳廣場專案,光是徵地成本就得3000萬,首期再投建一座大賣場,以及一棟36層的酒店大樓,建築、裝修、裝置成本估計又得六七千萬。

單是一個廣州專案,就得近億元的投入。

而這樣的專案,如果順利的話,93年起碼得有4個。

再加上長市這邊的五星級酒店大樓建設也要列入日程,光是正佳廣場專案上的投入,保守估計也得近五個億。

除此之外,食品加工廠要擴建,酒廠要擴建,吳大廚食府要投資,還有響水新村要投入……

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唉,看來融資貸款這一步是省不了啊!

還好,吳氏旗下還有一個利潤大戶,那就是酒業公司。

相對來說,酒業公司的起步是比較晚的,但前景卻是最為可觀。

按照湘水酒廠現在的規模,全面開動後,原漿酒的年產量約4000噸。

按照酒業公司的計劃,其中的一半左右將會用來窖藏做陳釀,一半用來勾兌低端的湘水醇。

再加上原來的陳釀勾兌成的湘水液和湘水黃金液,酒業公司現在每個月大概能有約30萬瓶白酒以供銷售。

以每瓶酒的均價50元左右來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