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京都中幾處生意,亦見消耗。”可見薛家早在薛訊薛誥時便已經分家各過,在京的一切店鋪買賣與皇商地位已經由薛訊繼承,而薛誥則繼承了商人本分—雲遊四海,各處買賣,可見並沒有固定的店鋪,與一般商人差不多。
但是薛誥又不同於一般商人,在原著的第五十二回中所透露的“西海沿子上”“通事官”等,這些都是專門四處搜奇貨珍貨異貨的商人。可見薛誥並不是一般的各處買賣,雖然廣遊天下,但是也是有能力的,把海外珍奇帶回鳳朝。
林海找薛誥也不為什麼,就是為了薛家的商家底蘊。
商家底蘊?
這東西聽起來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就如同人際關係一樣,做什麼事情都得先搞好關係這經商也是一樣的。蘇州林家有專門負責商業的人家,也有些是出海做生意的,但是這些和林海這邊沒有什麼關係,林海也不好意思的厚臉皮去拿這些東西把!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東西方的貿易利潤有多大,而且鳳朝的商人地位比起前朝來也得到了一些改善,起碼有一點,就是不禁商籍科舉了,也不會禁止人家坐轎子什麼的,因此,商業其實發展很蓬勃,當然,官商勾結這種事情也是少不了的。
當海貿興起的時候,一些膽子大的甚至將生意都做到歐洲那邊去了。
林家同樣有兩艘船加入了遠洋船隊,僥倖沒有碰上太過強大的風浪,雖說一些絲綢淹了點水,不過,就算是這樣的,放到歐洲那邊也賣了個好價錢,大賺了一筆。
可是這事不關林海這邊的事情呀!林海對著這個東西方的海貿交易也是眼饞的不得了,銀子誰都不會嫌多,但是他又不想去搭蘇州林家的路子,於是只能想到薛誥這人了!
誰說敵人不可以變成朋友,當有足夠的利益時,生死大敵都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了!
而且對於薛誥這人林海還是挺看重的,其實四大家族的人,都是後輩不給力,現在的管事人還是挺有本事的,像:王子騰、薛訊···…
林海敢用薛誥,就是因為薛誥和薛訊有齷齪,而且還有野心。更重要的是,林海敢用自己的腦袋擔保,薛家的通政司的密探工作,肯定不在薛誥這裡,不然王家和甄家不會善罷甘休的。
若是薛誥手中握著通政司,林海發誓他死都不會去招惹薛誥的,就像薛訊一樣,雖然薛訊對林海也示了幾次好,林海就是當做眼睛瞎了,沒有看見。
這薛誥和薛訊的齷齪說來也簡單,兩人都是薛家老爺的嫡子,當年薛訊娶的是王家的女兒,而薛誥了,娶的就是一般人家的女兒。這讓薛誥感覺到不平,都是一樣的嫡子,憑什麼婚事差距那麼大呀。之後薛家老爺去世後,薛訊在薛姨媽的枕頭風的吹鼓下,和薛誥分家了!
本來分家這事也沒什麼,畢竟家裡面的老人都去世了,還不分家做什麼,可是偏偏,薛訊是按照三七分的,而薛家老爺的遺囑是讓他們兩兄弟五五分,因此這兩人的那是大吵了一架,若不是還顧及到薛家的名聲,這薛訊和薛誥都想玩絕交了!
最後薛訊憑著王家的勢力,力壓了薛誥一把,家產三七分了,這讓薛誥對於薛訊很是不滿,不然他也不會去做跑商了,畢竟薛家在金陵還是有點面子的。
要說薛誥這人了,比薛訊看得要遠一些,原著中,薛蝌是讀過不少書的,據他說,他當年本想要參加科舉的,不過天資有限,勉強過了縣試之後,便屢屢落第,最終歇了這個心思,專心幫著長輩打理家業。
可見在教育後代的問題上,薛誥比薛訊看的遠,商人始終都是商人,皇商也是商,因此薛誥知道改變家族的成分,就必須讓後代上進,這個時代唯一的上進方式就是讀書考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