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善登時滿臉驕傲地反駁:“我不小了,馬上要四歲了!”
華佗也不多說,由著霍善自己觀察。
可霍善沒見過類似病症,看來看去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比對著周圍人的情況在對方身上找不同。
很快地,霍善就在對方臉上找出了問題,轉頭問華佗:“他臉上有幾處白得很奇怪對嗎?”
華佗點頭,欣慰地笑道:“你觀察得很仔細。”
霍善得了誇獎,小尾巴立刻翹了起來。他正要問華佗對方得的到底是什麼病,那患者的兒子就把蒜齏大酢取來了。
他將三升蒜齏大酢灌給了患者。
沒一會,患者就哇地一下吐了出來。他已經兩天沒吃什麼東西了,所以吐不出什麼來,反而……吐出了一條蛇!
連膽大包天的霍善都不由自主往後退了一步,可好奇心又驅使著他偷偷去瞅那條小蛇。
周圍人也是震驚不已。
嘶,這人居然生吞活蛇嗎!
不能怪他們大驚小怪,因為那蛇還會動哩!
眾人騷動間,華佗已經悄然帶著霍善離去。
他將霍善帶回自己在廣陵的落腳處,還在跟著他學醫的徒弟吳普馬上迎了出來,恭恭敬敬地喊了聲“師父”。
華佗朝他點了點頭,領著霍善進屋,給他看牆上懸著的一溜“小蛇”。
其實是他在廣陵這邊採集的寄生蟲標本。
光是他待在廣陵城這段時間就已經醫治過十幾個類似的病例,可見廣陵人的飲食習慣有多招寄生蟲惦記了。
見霍善並無懼色,華佗就給他介紹這些寄生蟲的種類與可能引發的相關病徵。
華佗走的路子和張仲景不太一樣,張仲景是正兒八經的“正治”派,十分講究辨證施治,華佗則更擅長“就地取材”。
當然,這不代表華佗不擅長“正治”,而是很多時候醫者手頭可能沒有那麼齊全的藥材或針灸工具,那遇到急症的時候就很考驗醫者的“取材”能力了。
這種能力在急救方面用處極大。
比如他剛才想催對方吐出體內作亂的寄生蟲,用餅家的蒜齏大酢便十分相宜。
霍善驚奇極了。
原來病可以這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