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蘇聯紅軍攻擊華沙的戰役。
現在,進攻的蘇聯紅軍已經打出了火來,頑強的抵抗在戰爭的第三天上,已經造成了他們將近2萬人的傷亡。雖然蘇聯紅軍統帥部認為波蘭軍隊可能遭受了更多的傷亡,他們就在崩潰的邊緣。
可是不管蘇聯紅軍的統帥部如何猜想、判斷,在戰場上血與火裡的軍人們並沒有感覺到輕鬆。一天天不斷進行著的戰爭,依然是吞噬生命的一件悲慘的事物。
波蘭軍隊在蘇聯紅軍發動攻擊後的第3天,主動撤離已經被蘇聯炮火與炸彈攻擊的千瘡百孔的第一道防線,以上提到的蘇聯紅軍的傷亡,多數是這道完全由快速戰線組成的最外圍防線造成的。
在這道防線的外面,100多輛坦克與同行數量的裝甲車的殘骸散佈在戰線的前方。更多的,是在波蘭軍隊的空中打擊下喪生的蘇聯紅軍士兵的遺體。
但這些損失並沒有使如同蠻牛一樣進攻的蘇聯紅軍停下腳步,隨著輪式坦克的加入,更多計程車兵被投入到戰場之中。蘇聯紅軍進攻的雄厚兵力,這時不但在地面、天空同時也在地下展開了戰鬥。
連線著城市所有抵抗堡壘的地下通道,也成為了這次戰爭中最為血腥的地方所在。為此,蘇聯紅軍派出更多的步兵加入到城市攻堅,隨著城市外圍戰鬥的結束,城市之中的巷戰立即展開。
成群的坦克在炮火的近距離掩護下,從各方方向衝向市場。至於城市外圍那些還在抵抗的抵抗樞紐,則被進攻的蘇聯紅軍繞了過去。
一座座大樓在炮火的攻擊下,成為一團團崩塌的灰塵。而在幾乎每一座廢墟里,抵抗並沒有因為據點的毀滅而停止。這些就是因為那些還在紅軍全力爭奪中的,地下坑道的功勞。
一批批波蘭步兵,被投入到這些坑道里。他們順著一切還可以到達的地方,時時出現在蘇聯紅軍的後方,形成新的據點。這時,波蘭軍隊步兵相對較多的優勢體現了出來,在巷戰裡無論坦克、裝甲車還是火炮,全都只能服從步兵的需要。
機槍在不住的向對面守衛者的堡壘裡傾演著彈藥,炮彈的射擊,也使那些大樓裡不時騰起一團團的濃煙。伴隨著火力掩護,成群的蘇聯紅軍彎著腰,在街道上那些燒黑了的坦克間繞來繞去,奔向他們各自命運的終點。
巷戰,是一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稱為“老鼠戰爭”的戰爭樣式。在這種戰爭樣式裡,考驗的除過雙方軍人的勇氣與毅力之外,更多考驗的是雙方軍隊的實力。沒有足夠的兵員與物資,攻擊一座由重兵據守,並事先修築成的堅固堡壘的城市,將會是一次極為艱難的戰爭。
約瑟夫。畢蘇斯基這時已經放棄了華沙外圍的爭奪,而把全付精力都投入到華沙正在地的巷戰之中。然而,令人對他的指揮藝術發生懷疑的是,他似乎總在蘇聯紅軍不怕犧牲與損失的進攻下步步後退,彷彿完全沒有了反撲的能力一樣。
實際,這時在蘇聯紅軍不能威脅到的,華沙城的深處,依然還有更多的波蘭士兵,正在枕戈待旦。他們一**被投入到損失極大的巷戰裡。如果這種情況被其他人看到的放在,會說這位約瑟夫。畢蘇斯基不算是一個好的戰鬥指揮官,他正在犯那種“逐步增加兵力”的重大錯誤。
反觀蘇聯方面,他們的步兵軍、履帶式坦克師已經完全投入到巷戰裡。甚至大量的火炮,也已經被挪入到城市裡,對那引動與敵軍進行英勇巷戰的步兵提供支援。
空中,由於波蘭人數量相對龐大的“軍刀”戰機的存在,這使得“奔雷”及“蝌蚪”兩種攻擊機的每次行動都有些彷彿自然一樣。至於“空中航母”,這時已經在城市邊緣的空地下修築了簡易機場,完成任務的“蝌蚪”機則不再加到“空中航母”狹小的空中裡,而是直接在這兒加油掛彈,隨時聽候命令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