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啟示與反思華夏環境問題的政策引導問題》的以國家環境部名義發表的文章,讓“十億棵梭梭樹”計劃的影響力更上一層樓。
文章中寫到:
“在此之前,華夏國內幾乎沒有一家成體系的環境公益組織,所有的環保問題,都只是基於行政層面……”
“永珍森林公司的成立,無疑是華夏環保領域的一個創舉,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政府職能的不足,而且……從以上幾點來看,永珍森林的影響絕不止是環境保護,還包括很多經濟內容……”
“64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如果能被全面修復,由此爆發出的巨大能量,甚至可以從根本改善國家的經濟格局……另外,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講……”
“……永珍森林公司,是由青年企業家林寒發起成立,阿里集團也是合作方之一……公司旨在推進全球的綠化事業,時至今日,它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環境公益組織,在西北、華東地區取得了頗為顯著的綠化效果……”
作為國家部委,文章的題目雖然讓人沒什麼食慾,但若論實際影響力,環保部的文章比那些娛樂報道簡直不知要高到哪裡去。
娛樂報道之類,主要受眾是吃瓜群眾,圖的是流量、人氣,撰稿人也圖個稿費什麼的。
但國家部委不在乎這些。
關注這類文章以及環保部的,基本上都是各級政府機構、相關企業、相關從業者。
這些機構與個人,得到訊息之後,第一反應不會是像網紅明星一樣熱衷轉發,而是思考國家部門的背後用意,以及可能出現的政策變動。
與資本主義國家不同,華夏官方對經濟的影響力十分強勢,一個政策,可能造就一個產業的空前繁榮,也能讓一個產業走向衰亡。
至少,由於國家環保部的這篇文章,幾乎所有的上市環保企業,股價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除此之外,華夏所有的苗木公司也都開始擴大產能,並尋求與永珍森林公司合作的機會。
環保產業也有春天,這是一些人此前沒有想到的。
……
“真是沒想到,連李部長都關注了這件事。”
林寒此前在沆州隨手買了棟房子,作為偶爾落腳之地。
此時的他正坐在沙發上,和國家環保部部長的秘書談笑風生。
電話那邊,王秘書微笑著說:“可不止是部長,過段時間說不定總理也會提到這件事。”
林寒一愣:“總理?”
“部長和我說過了,你們這個計劃非常好,國家應該給予一定的支援。也就這幾個月的時間,環保部就會向國務院遞交申請。”王秘書緩緩說道。
“……如果總理同意,永珍森林計劃至少可以獲得一些財政補貼,西北地區的各級政府也會提供更多的便利。”
國務院!總理!
聽到這個訊息,林寒一時間還有點恍惚。
這就上達天聽了?
林寒連忙說道:“那可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王秘書笑了笑:“沒什麼,利國利民嘛……對了,華夏苗木公司有意和永珍森林合作,你們有什麼想法嗎?”
“華夏苗木打算怎麼合作?”
王秘書說:“華夏苗木作為全國最大的苗木提供商,希望和永珍在西北地區建立一些培育基地,專門培育生產特定樹種,用來修復荒漠地區。”
林寒說:“這個當然沒問題。”
永珍森林公司想要在華夏種五百億棵樹,光樹苗的成本就有幾百億,這個數字自然是越低越好。
他本來就有考慮要自己建設培育基地,眼下有華夏苗木的幫助,當然要方便許多。
王秘書問了句:“林總,環境部打算近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