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為禮部尚書,外交斡旋,如何用外交手段為我大唐從遼東謀取更多的利益,才是你戴至徳的職責所在,而不是為高麗誰是王誰是臣而憂慮。如今安西危機四伏,遼東一道,我只要它持續內憂之中即可,這才符合我大唐的利益。至於你嘴裡的威儀、德化、誠信,我大唐需要在乎嗎?”
143 弱國無外交
“殿下,臣掌管禮部以來,自認雖無大的政績,但也從無大錯,臣身為大唐的臣子,自然是為我大唐著想,外交斡旋?臣認為外交斡旋,實則就是為我大唐威儀、德化被諸國認同才是。就如陛下封禪一事兒,諸國盡遣使臣隨駕,萬國來我大唐賀,如此才是我大唐之威儀,才是臣身為禮部尚書之主責。”戴至徳神色很難看,禮部向來注重禮節,如果如太子殿下般所言,堂堂的大唐帝國,豈不是粗魯至極。
李弘無語的搖頭苦笑,但其他朝臣都是臉現驚容,戴至徳一番話實在是強硬至極,兩人雖然一直不睦,但君臣所限,殿下如此說,戴至徳也只有聽的份兒,就算是心裡再不滿,也不能當著眾朝臣的面,如此反駁太子的。
“戴至徳如果這就是你做為禮部尚書的主旨,我覺得你可以辭去尚書一職告老還鄉了。”李弘眯縫著眼睛,緊緊盯著戴至徳的臉頰。
“哼,臣不知身為禮部尚書哪裡做的不對,如果說殿下只是因為剛才臣頂撞了您,而讓臣辭官養老,身為大唐臣子,自是無話可說。”戴至徳這是要硬扛到底,不顧旁邊吏部尚書李義琰拉拽,繼續強硬道。
李弘不以為的笑了笑,緩緩說道:“如果我大唐官員都如你一般,我們就等著滅國吧,還暢想什麼百年基業?當年你師從王玄策,受他舉薦入朝,而今你在禮部一職上,可有及他一半的功績?”
“殿下,臣不懂您在說什麼?王玄策做為使臣出使西域,自然是有過也有功,臣雖然不及他一半。但臣自認,未曾引進如羅邇娑婆之人!也未曾因臣的主張而使我大唐受限於困局之中!”
議事堂眾朝臣倒吸一口涼氣,王玄策雖然並未入罪,但誰都知道,當年先帝就是因為他從西域擒下一個和尚,羅邇娑婆,在服食了他的一些長生不老藥丸後,中毒身亡的!
王玄策雖然未因此事獲罪,但從那以後也沒有在得到任何升遷,成了一個被朝堂遺忘之人。
雖然李治登基後,還依然用王玄策出使西域,但此時的王玄策早已經失去了當年“一人滅一國”的風采。
何況當時還有玄奘的西行取經一事,遠遠比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影響要大很多,自然王玄策的所有風頭,都被玄奘搶了去,所以就是現在,王玄策已經去世好幾年,人們提及他依然是褒貶不一。
李弘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意,手裡一支炭筆來回在桌面上滑來滑去,依然是不疾不徐說道:“你雖然不曾幹過如王玄策之事,但現在你很像王玄策當年“一人滅一國”時,王玄策借兵泥婆羅國時,主張借兵給王玄策的那個泥婆羅臣子。”
看著眾臣茫然的樣子,李弘接過小雪手裡的細長木棍,從座位上起身,拉開身後的黑布,頓時,呈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個大唐帝國的巨大沙盤,包括大唐周邊其他各國的地形位置,都有著詳細的標註。
李弘冷笑著看看戴至徳,然後再次掃視群臣,說道:“當年王玄策與蔣師仁攜三十餘人出使天竺,半路被天竺附屬小國阿羅順所劫,最終王玄策孤身一人逃出,而後向泥婆羅借兵七千人。於是,王玄策便立下了蓋世奇功,那就是憑藉自己一人,以及借的七千兵馬,消滅了半路殺死蔣師仁等三十人的阿羅順一小國。可如今的泥婆羅在哪裡?戴至徳,你師從王玄策,你還覺得援兵高麗值嗎?”
李弘說完後看著眾朝臣:“歷史總是守舊,歷史總是相似,歷史總是能夠在細微之處,給你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