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1頁

陳文在觀測臺上,透過望遠鏡看去,卻是一輛手推車上整齊的固定著幾個長方體的管子。從陳文的方向看去,管子前端看不到,但是後端的導火索卻是從上百根火箭的尾翼連線成了一條,只要將其點燃,管子裡的火箭就會像一窩受驚的馬蜂一般衝出。

這一幕,陳文在後世的網路上看到過,而且是如雷貫耳,這就是號稱明朝的喀秋莎火箭炮的一窩蜂火箭炮。

所謂一窩蜂火箭炮,不過只是個統稱,大小規格在明朝足足有十幾種之多,名稱也是各有不同,諸如《武備志》、《練兵實紀》在內,很多武器著作中對其都有記載。陳文對此早有想法,奈何武器生產是有優先順序的,這等武器自然無法與冷兵器、火炮、火銃去搶產能,而且這東西的造價也著實不低,由此便一再擱置至今。

「大王,試驗場已經準備完畢。」

陳文能夠看到,操弄一窩蜂火箭炮的兩個士卒已經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傳令兵向觀測臺打旗語示意。今天過來最主要的就是來看看這種傳奇兵器的威力,得到了準備完畢的訊號,陳文便點了點頭。

觀測臺上旗幟招展,接到了命令計程車卒在回了旗語之後,便點燃了那一根導火索,隨即瘋一般的向側面的掩體跑去。

轉瞬之後,士兵跑回到掩體背後的瞬間,火星沿著引信進入到了罐子之中。下一秒,尾部噴射著火花的火箭一根又一根的從一窩蜂裡竄出,側面的神火飛鴉亦是如此,其壯觀程度恰如二戰時蘇軍所使用的那種著名武器一般。

「真是隻有起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外號啊,這東西確實夠嚇人的。」

蘇軍的靈感是否來源於此,陳文並不是很清楚,但是今天的這一幕確實給了他一次實實在在的震撼,這是在後世國外武器愛好者仿製、試射的影片中所無法感受到的。

火箭接二連三的飛出,陳文的視線開始時還集中在一窩蜂的本體上,待到後來,則隨著神火飛鴉向遠方而去。有火藥的推進,這些火箭的射程看上去好像比步弓,乃至是斑鳩腳銃都要遠上一些。

武器的射擊很快就完成了,火箭在遠處密密麻麻的插在地面上,那些稻草人更是被扎得千瘡百孔,甚至有的還燃燒了起來。

陳文收起了心中的激盪,估算著一窩蜂本體與射擊目標之間的距離,以及火箭的殺傷範圍和威力,眉頭卻很快就皺了起來。

「射程有多遠?」

片刻之後,經過了士兵的測算,報告很快就遞上了觀測臺。既然是火器,威力顯而易見,射程就是陳文最為關注的方面。

「回稟大王,此番射擊,目標距一窩蜂火箭炮百丈距離,射擊完畢,火箭的殺傷範圍則是目標十數丈到數十丈之間。」

發射前,陳文很清楚的看到這些火箭都是加裝了尾翼的,這樣可以使其精準性得到有效提升。這是原版的一窩蜂火箭炮,全部是按照書籍中複製出來的,能有三百米以上的攻擊距離,誤差雖然不小,但這種兵器本就是以量取勝,倒也無可厚非,確實值得後世人稱讚。

「這東西有點意思,成本如何?」

戰爭從來都是在燒錢,冷兵器都是如此,更別說是火器時代了。陳文軍中如今裝備的武器,都是價效比最高的,這與江浙明軍早年的財政緊張有著極大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是,普及才有戰鬥力可言,否則僅僅停留在書籍中,難道也能以此嚇退對手嗎?

「回稟大王,除了受風力影響比較大以外,這東西確實不錯,就是造價太過驚人了。尤其是在於,這東西需要大量的手工製造,機械能夠打造出部分零件,但是更多的零件,尤其是安裝方面都需要人工進行,佔用工匠和工序實在太多了。」

提及成本,徐毅的哭喪臉就再度出現了。這個年輕的官員在軍工司幾年,已經老了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