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1部分

朝廷談妥了一單大生意,拿到了大舉進軍這個礦產冶煉和製造業的門票,可李超卻依然面臨著一個大難題,用工荒。

百姓們能分到田地,誰不願意在自己田地裡幹活,一家妻兒老小的生活在一起,多好。誰願意跑到工礦上去幹活。

好像英國人當初是搞羊吃人進入的工業時代。

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其實說到底也是因為晚明的時候人口爆炸,加上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失地農民湧入城鎮,這才讓手工業等有了飛速的發展。

說到底,還是得需要人口。

可現在大唐的均田制,和移民拓荒開墾邊疆兩大制度,卻成了李超想要發展工商業的一個難題。

成為了瓶頸。

隨便挖個大礦產,都需要幾千甚至上萬的人啊。

從採礦,到選礦加工,再到冶煉,再到製造出產品,這整個生產鏈條,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沒有足夠的人,李超的這些佈局就打不開。

甚至就是李超自己要發展自己的領地,也一樣需要很多人啊。

從哪裡弄人呢?

大唐的百姓是別指望了,現在一個乞丐,都被官府給弄去分田授地了。對朝廷來說,大唐剛打下了那麼多的新疆土,正缺人呢。那些邊疆土地空著也是空著,拿來均田授地給無地農民,過幾年,朝廷就多了一塊熟地,多了糧食產出,也多了賦稅。這些流民結婚生子,朝廷人口也增多了,國力也增強了。

反正這些當初還是李超一遍遍跟李世民講的,現在皇帝是堅信不疑的把這條當成國策了。

坑爹啊。

李超現在後悔,這是坑自己嘛。

他現在是大唐最大的封侯,也是最大的工商業主,還是大地主,可沒人。

李超都後悔當初沒把漠南的那些投降突厥人給弄成奴隸了,要不然,花點錢,還能買過來給自己挖礦做工。

“奴隸交易,似乎將成為以後最賺錢的一個生意啊。”李超跟馬周說道。

馬周聽完李超對於用工荒的抱怨之後,也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

李超咬咬牙,“我準備聯合各大家族,建立貿易公司。”

“貿易公司?”馬周疑惑,李家不是已經有貿易公司了嗎,南海貿易公司,還有寶島貿易公司,還有絲路貿易公司,北方貿易公司,絲茶貿易公司,好多個了啊。這些貿易公司,基本上各主一方,有專跑海上的,有專與突厥人貿易的,有與西域貿易的,有與西南各地貿易的。

怎麼又要搞貿易公司。

“在長江以南,還有著無數的蠻夷獠人啊,這些人沒有開化,野蠻無比,茹毛飲血,不但互相獵頭仇殺,還不時的侵州犯縣,打劫過往商旅。這些人,就是大唐身上的跳蚤,是寄生蟲啊。”

“我身為大唐的子民,尤其還是大唐的封侯,我覺得有必要為大唐考慮。我想邀請各大家族,一起組建一個貿易公司,深入南方蠻夷之地,將這些桀驁不馴的蠻夷們,都一一馴服。”

這麼一番冠冕堂皇的話,馬周差點吐了。

什麼貿易公司,直說捕奴隊不就好了。

他沒想到,李超居然想到這麼一個想法來解決用工荒的問題。

長江以南,江東江西山南東山南西這些地方還算好些,蠻夷不少,但多數算是熟蠻了,被漢人馴化,不敢亂來。

但在嶺南地區,在黔川地區,在青藏,甚至在交州以南地區,那裡的蠻夷可是真正的不服王法教化。

數量多且廣。

不過一直以來,這些蠻夷內鬥不止,且又族群眾多,因此雖然經常有叛亂等,但都難成氣候。不像是草原上的胡人,一直都是中原勁敵。

也正因此,中原對於西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