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元帥府如果沒有降兵和吞併地盤帶來的人口增加,實際上每年人口都是負增長。
不過在痘苗接種上,不必理會人口因衰老疾病造成的減少。
新生小兒在一到三歲之間接種,三百份痘苗能夠供一時之需,只要有小兒接種,痘莊就能繼續製作痘苗,形成良性發展,供給百姓所需。
但這事有個漏洞,被西寧府忽略了,那就是西寧府以西,在戰爭之前就完成接種;西寧府以東,則在河湟大戰過程中完成接種。
以至於新生兒接種,並沒有元帥府料想中那麼多。
這就導致他們儲存的痘苗幾乎作廢,剩下的痘苗按照最好的可能,仍有一百五十支能夠起效;如果儲存情況比較壞,那也許只有三十支能起效。
劉承宗並沒有很在意痘苗數量少的事,過去大明是世界範圍內,唯一一個有預防天花能力的國家。
而如今,元帥府站在大明的肩膀上,以政權形式對全民進行普及接種,他們是對天花疫苗最有發言權的人。
楊耀在河湟痘莊,已經完成了對安全痘苗的設計製造工作,哪怕只有一支疫苗能夠起效,就能讓元帥府源源不斷的製作出新的安全痘苗。
儘管痘苗的儲備做的還不夠完美,但問題不大,劉承宗可以查漏補缺。
有一支痘苗能夠起效,人們染上天花的週期是一個半月、其中出痘傳染隔離時間是半個月,經過人、牛、猴三代減毒的工序,最多隻需要五個月,就能培育出較之先前更加安全的痘苗。
即使一支起效的痘苗都沒有,七個月內,元帥府照樣能培育出相對來說最安全的痘苗。
所以天花對元帥府,不是生死危機的大問題,而是糧草輜重與組織能力的考驗。
這次危機給劉獅子帶來最大的壓力,仍然是降軍,三萬準噶爾、和碩特、察哈爾的蒙古降軍,因攜帶天花而無法解散歸農歸牧。
元帥府要承擔他們在種痘其間的糧草問題,這會給元帥府帶來八到十六萬石的額外糧草消耗。
這幾乎讓元帥府在軍糧上的消耗翻倍。
對劉承宗來說,這個世上除了糧食,就沒任何能讓他發愁的事了。
豁出性命去致人死地,是最簡單的事,恰恰相反,想要讓人活下來,太難了。
西寧府為籌備此次與衛拉特的戰爭,也就準備了這麼多糧草。
把軍隊全部調回海上,能省一點,但也省不了太多,他們輜重運輸的路耗本來就不算大。
好在河湟谷底今年的年景還不算壞,如果五鎮農莊的收成不出意外,七十二萬畝田地或許能收、買上三十萬石原糧,經過加工後,大概能有二十萬石上下的成品糧。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正當劉獅子準備回帳中睡覺,營地外傳來馬蹄聲,沒過多久,歸營的塘騎就帶回了西寧府送來的信使和信件。
父親劉向禹的兩封回信到了。
劉向禹對此次戰爭的影響,令坐在桌案前的劉承宗耳目一新,也令他大感驚奇。
在他印象中,明末農民起義確實在前期風起雲湧,以至漸進高潮,卻又在突然之間戛然而止陷入低潮。
幾乎所有的農民軍都在這段時間裡,要麼兵敗身死、要麼避入山林、要麼投降招安,以至偃旗息鼓。
過去劉承宗從來沒想過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只當是朝廷經過幾年混亂,漸漸適應了起義軍的情況,騰出手來鎮壓。
如今父親提出這個觀點,對他來說非常新穎,東蒙古的覆滅,導致陝西三個邊鎮沒了外敵,繼而加強了朝廷對內部鎮壓的能力。
順著父親的思路,調動甘肅邊軍闖天山,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這個訊息無疑令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