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和以前見過的完全不同,首先衣飾整齊,連水葫蘆都是掛在一邊,看著分外的威武漂亮。
青色的笠帽,紅色的長纓,然後是紅色的戰襖,還有青色的鐵網裙,再配上灰色的靴子,整個軍隊的色彩都是特別的絢麗好看,在色彩上,在視覺衝擊上,都是給人十分不一般的感覺。
再看看如林的槍矛和刀銃,感覺到這支軍隊快速行進時的沙沙聲響,突然之間,就是有一種特別莊嚴肅穆和叫人敬畏的感覺。
在等候浮山軍過去的當口,一個年輕的商人用十分敬畏的口吻向夥伴低聲道:“天爺,這幾百人的官兵,怎麼叫人感覺有上萬人一樣?”
“我看,上萬人也不如這幾百人精銳!”
商人見多識廣,自是見過不少次軍隊排程。
普通的大明官兵調動,旗幟不整,歪歪斜斜的不成模樣,官兵行走,漫山遍野走的到處都是,騾馬亂跑,陣列混亂,除了將領身邊的親軍家丁還有一點模樣外,普通的營官和士兵都是如此,反正他們也是易消耗和補充的炮灰,根本沒有人把他們放在心上。
魯軍則是官兵中最悽慘的一群之一,大明南方的軍隊不說,北方諸省,遼鎮一年有三百到五百萬的軍餉,天下最富,裝備最好,大明的鐵甲和火炮,十成有七成以上給了遼鎮,還有戰馬,火器,總之大半的好東西歸遼鎮,所以論起富裕,遼西的那些大將們隨便出來一個都能把南方軍鎮的軍頭們嚇他個半死。
第八十五章 敬畏(2)
象祖大壽祖家,吳三桂所在的吳家,都是身家過百萬兩,給他們種地的軍戶超過萬戶的超級大軍頭,他們的家丁就有好幾千人,而且全部是騎兵,遼西將門的將領打仗全部是靠剋扣營兵的軍餉來養家丁。
這等事,說是違法,但已經成為預設的潛規則,象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當面和崇禎討論軍務時就直說了,他的軍隊,只有養的幾千家丁管用,別的人,不堪一戰。
遼西的關寧兵最富也最緊要,然後是薊鎮,宣大,現任的宣大總督盧象升是一個好官,任總督後,充實兵甲,訓練士卒,他麾下的五六千騎兵十分精銳,裝備也不錯,宣大總兵楊國柱的兵馬裝備不錯,也可堪一戰。
再然後便是大同鎮,也就是晉軍,然後是榆林鎮,也就是秦軍。
這幾個軍鎮,裝備差一些,待遇也差一些,拖欠半年軍餉都是常有的事。不過晉軍和秦軍就沒有遼軍的本事大,他們老老實實的聽命行事,東征西討,從來不和朝廷討價還價,而秦軍和晉軍的戰鬥力,老實說,並不在宣大鎮和遼鎮之下。
這些北方軍鎮都是朝廷的基石,論起戰鬥力當然是遠在承平的南方之上,而山東處在南北之間,地位就十分尷尬了。魯軍的補給不給,裝備更差,不管是南京的工部武庫還是北京的工部武庫都沒魯軍的份。
南京的是給鳳陽和安慶幾個軍鎮,還有南京的操江兵和京營兵。
北京的工部武庫優先供給遼鎮,然後是薊鎮幾個邊鎮,魯軍?永遠輪不著。
所以魯軍幾乎沒有什麼優良的兵器,孫遠化在登萊時登州還有一些火炮和試製中的火器,後來事變過後,就是什麼也沒有了。
至於鐵甲,火銃,神機箭等大型火器,軍馬,這些全部沒有魯軍的份。
這樣一來,魯軍營兵一般就是青灰色的戰襖,最多套一身皮甲,鐵甲的稀有程度在各軍鎮中十分可憐,一個百戶把總也就穿身皮甲,千總守備以上可能才有一身象樣的甲胃。
魯軍各營若是調動,離遠了看,很容易被當成一群一起活動的叫花子。
總之,張守仁在士兵裝備服飾上的錢可是沒有白花,展現在路途上的精氣神和風貌,更是叫人十分的敬畏。
而隊頭打著的浮山衛所的軍旗和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