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才真正是日本的天皇,同時也從心裡覺得,其實中華軍來到日本,對自已還是利大於憋的。
雖然當初中華軍強搶了紹仁的玉璽,並且打著紹仁的名議發號施令,一度令紹仁十分惱火,但現在紹仁也釋然了,畢竟那時也是特殊時期,也難免中華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
而且在商毅架臨京都之後,對紹仁也比較客氣和尊重,並沒有憑著天朝上國的勢力,盛氣凌人,而且還非常照顧紹仁的形像,並不給紹仁難堪,由其是在日本各大名面前,還相當維護紹仁的權威,有大名到京都來,也都讓他們參見紹仁,也算是給足了紹仁面子,這一點可比德川幕府強多了,因此也讓紹仁對中華軍的態度大為改觀,由其是對商毅衷心佩服,人家到底是大國之君,果然是虛懷若谷,確實是有容人之量。因此紹仁心裡也發生了變化,認為中華軍到日本來,也是一件好事。說不定天皇還可以藉機加一些政治權力。
但就在第二天,紹仁的這種虛幻的美好感覺,就被鐵一般的現實擊得粉碎。
第三五一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
“這……這是不是太苛刻了一點。”紹仁放下了手裡的檔案,看著跪伏在自已眼前的八位新任的大臣,苦苦的忍耐著要把這份檔案撕得粉碎的衝動,但在紹仁的眼睛裡,卻十分明顯的幾乎要噴出火焰來。
紹仁手裡拿著的,是中日兩國這一次談判草擬的和約條款。其實早在中華軍進攻江戶之前,商毅就在二條城裡將和約的條款給制定出來。中日兩國談判的時候,中國方面就直接扔出來,並且對日方的談判代表直接了當的提出來,這些條款,日本方面只能接受,中國方面決不會讓一步。因此雙方的談判只進行了一天的時間;就有了結果。
其實這一次與曰本談判的和約條款和中朝簽定的容都的差不多,都是三約合一的模式,分別為[中日親善友好條約][中曰經貿合作條約]和[中曰安保條約],大體內容是:曰本為中國藩屬國,天皇繼位需由中國策封;日本國內的重大事件將通告中國;曰本所有沿海城市都對中國開放,關稅優惠,中國人可以到曰本自由經商,開設工廠、銀行、商鋪等等,並亨有外交豁免權;中國將在大阪、江戶駐軍,曰本禁止生產大型武器、大型船隻,中國對曰本提供軍事保護等等。
不過朝鮮和中國一樣,是用的中央集權制國家,而曰本是分封聯邦制國家,國家的政治結構不同,因此與日本簽定的條約又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第一是曰本將九州島割讓給中國,做為對中國的賠償;第二是天皇只是做為日本的精神領袖存在,但不得干涉國家政務,日本的國家政務將由徵夷大將軍和其他各藩大名一起協商處理;第三徵夷大將軍將由豐臣氏世襲,為日本的執政者,但徵夷大將軍繼位,也需要由中國策封。
因此看完了這份草擬的和約條款,紹仁這幾天以來的良好感覺也蕩然無存了,如果按照這些條,天皇同樣沒有任何的政治權力。當然這到還是小事,但日本將喪失很大一部份主權,也就完全和朝鮮一樣,淪為中國的半殖民地,甚致更慘,因為紹仁也知道,豐臣氏早已沒有男丁,商毅和豐臣薰所生的子女,將繼承豐臣氏,也就是說,日本的實際的統治者,其實永遠都是商毅的孑孫。而且割讓九州島給中國,不僅將會使日本將減少十分之一左右的土地,同時賴戶海西面的下關海峽,東南面的豐後水道也將都被中國控制,本州島後西南部地區,加上四國島,也都在中華軍的威脅之下。
直到這個時候,紹仁這才看清了商毅的真面目,別看商毅說話客客氣氣,也不愛擺什麼架孑,顯什麼威風,但下起手來可是穩準狠,三個字全都佔全了。原先紹仁有一種剛出狼窩,又入虎口的感覺,那麼現在看來,以前的川幕府最多也就是隻狐狸,只不過是佔點小便易,耍點小威風;而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