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部分

,則是前期投資會增加,風險自然也會增加。

商毅當然看出了林之洋的疑惑,心裡也不禁苦笑,其實這就是觀念的問題了。

在中國古代,一慣都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被後世許多人認為,這是造成中國近代落後的重要原因。然而這裡面的深層原因,卻是因為在中國古代,商人和手工業生產是完全脫離的。商人獲利的方式無非就是將甲地的物產運到乙地販買,賺取其中的差價,說白了是長途販子。至於商品的生產,則幾乎與商人完全無關,基本是以家庭手工業,或是小手工作坊來完成。

因為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僅靠家庭手工業和小手工作坊,也就能夠為商人提供足夠的商品,而且中國的商品在海外歷來競爭力強,一直不愁銷路,商人也沒有必要去從事生產,尋求改良生產的方法。在宋明時期的中國的海外貿易繁榮,實際上就是靠著內陸地區數以十萬計的家庭手工業者和小手工作坊在支撐著。

而這樣的結果卻造成了儘管中國的對外貿發達,商品競爭力強,但商業行為卻不斷沒有突破小農經濟,把中國的社會生產力提到一個新階段的能力,相反還俱有破壞和摧毀小農經濟的作用,因為商人賺到錢之後無非就是做兩件事情,一是買地放租,二是放高利貸,而不是用來擴大生產,提高技術,結果只會造成土地兼併和對小農的嚴重剝削,還有就是對手工業者的壓價。

當然如果在這個時候,朝廷能夠採取積極的政策,有意引導和扶植手工業擴大生產規模,當然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只可惜歷代的朝廷選擇的都是簡單、粗暴的禁商、限商的政策。結果造成了一個惡性迴圈,越是禁商,社會生產越得不到發展,而社會生產越得不到發展,就越是禁商。這也是中國為什麼未能在近代產生工業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麼現在商毅就決定,自己來試驗一下,生產銷售一體化。也算是作一個償試,反正現在自己手頭上的資金充足,而且中國的絲綢也一向不愁銷路。

當然這些理由還沒法對林之洋說,商毅只好道:“現在絲綢和生絲的海外貿易幾乎都被鄭芝龍隴斷,我暫時還無法在海外和他競爭,因此現在只能控制源頭做起,海外這一頭暫時先讓給他做,反正鄭芝龍總是要買絲綢和生絲的,從別人手上買和從我們手上買,都是一樣。一但我們控制了大宗的貨源,還可以以此為條件,和鄭芝龍交涉,然後共同開創海外貿易這一塊。”

當然商毅所說的這些也是實情,現在中國沿海幾乎就是鄭芝龍一手庶天,任何中國船隻,想要到海外經商,都必須插上鄭氏的旗號,像鄭芝龍交納保護費,方才可以平安出海。包括林之洋和李格非的出海船隻,同樣也是如此。商毅雖然對海軍和海外貿易有一攬子的規劃,但現在手頭上一條船都沒有,那什麼去鄭芝龍競爭,因此現在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控制陸地上的生產,再慢慢走向海洋。

林之洋聽了之後,也覺得商毅說的有道理,他原來還怕商毅年輕氣盛,要和鄭芝龍一爭高下,現在看來,商毅確實是一個有頭腦而且計劃周密的人,同時他也不禁想起李格非對商毅的評價,“在亂世之中,前途未可限量”,似然也覺得,這個評價確定不錯。現在看來,這個亂世幾乎是要來臨了,那麼商毅究竟能做到那一步呢?

儘管李格非並沒有直言,但林之洋和他相交了近三十年,那還不明白他的意思,商毅是不是真能走到那一步呢?林之洋忽然打了個寒蟬,也不敢再想下去,於是又道:“那麼大人打算怎樣來做呢?”

商毅道:“這還要請林先生幫忙,先在蘇州買下幾個絲織坊,這樣就有了工人和織機,並且租一個較大場地,我手上還有一萬多斤生絲,可以馬上開工,即使是人不滿也沒關糸,以後可以慢慢擴張。”

林之洋點點頭道:“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