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真的是廣東人,都說是梁啟超的嫡親堂弟。”

“你們聽著!”李蓮英叉起兩隻手訓道,“下次若讓我聽到你們說國家的大事,按世祖爺的家法,先抽三百鞭子,再攆出宮外。聽到了嗎?”

“聽到了,再不敢了。”兩個小太監灰白著臉答道。

“走吧,幹你們的事去!”

打發兩個小太監後,李蓮英心裡琢磨著:老佛爺最恨的是康梁亂黨,好個張之洞,你竟然敢取梁啟超的堂弟為第一名,不存心要和老佛爺唱對臺戲嗎?你仗著是探花出身的總督,瞧不起我們這些當太監的。好哇,我叫你瞧瞧我這個太監李四爺的手段!

李蓮英轉身入內,要把這個特大的事馬上報告慈禧太后。走到東暖閣簾子邊,他停下了腳步,心裡想:我出面告發這事,畢竟不合祖制,如果由另外一個老佛爺信任的大臣來說則更好。他退出養心殿,在前面庭院御廚視窗邊徘徊,恰好這時軍機大臣瞿鴻�進來,跟他客氣地打了聲招呼,便進了東暖閣。李蓮英突然想起,這位瞿鴻�是最合適的人了,因為他對張之洞成見甚深。

瞿鴻�字子玖,湖南善化人,二十二歲中了同治辛未科二甲進士,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和張之洞一樣,也是一個少年高第的才子。他歷任侍講學士、日講起注官、鄉試正考官、學政、禮部侍郎等官。戊戌政變前,他曾三次力薦康有為,認為康是大清朝的社稷之才。

因為瞿二十餘年間官職清華,加之立身較嚴,時人皆讚揚他以清德孤操稱天下,又沒有參加過康梁的團伙,所以戊戌政變時,他沒有被牽累上。庚子年八國聯軍入京,慈禧挾光緒西逃,隨扈的軍機大臣載漪、剛毅、啟秀、趙舒翹四人因支援義和團被同時罷職,在軍機當值的便只有榮祿和王文韶,樞務需人,於是瞿鴻�因榮祿的推薦,由禮部右侍郎升授都察院左都御史,改工部尚書,一到西安,即被任命為軍機大臣。因為正是所謂“西狩”途中入參樞務,與慈禧共過患難,故瞿得到了慈禧的特別信任。

瞿為人耿直,張之洞對維新派前恭後倨的態度使他反感。張之洞辦事任性,也使瞿一直認為張非方面之才。他聽人說過有關張之洞在山西巡撫任上的兩則故事。

張之洞早年在翰苑時,與潘祖蔭、李慈銘、吳大澂一起研究金石之學,京師號為清流黨。那時他以內閣學士初膺疆寄,意氣特盛。山西省正在修通志,府學教授楊湄主其事。楊湄家藏有兩本同樣的碑帖,所有的字都一樣,只有一個字,一本作“勾”,一本作“公”。楊湄不明其故,請教張之洞。張懷疑“勾”、“公”屬聲轉通假,但苦於不得證明。有人告訴他,洪洞縣的縣丞王緯博學,或可找出證明。王緯為拔貢出身,原為曲沃縣令,然此人喜學問而不問政事,曲沃縣被他弄得一塌糊塗,前任晉撫把他降為洪洞縣丞。王緯到了太原,張之洞問他這件事,他一口斷定“勾”、“公”為一字,並立即找出《 儀禮 》鄭玄的箋註“勾亦作公”為證。張之洞大為佩服,視王緯為奇才,立即開復他曲沃縣令原職,三個月後又升為太原知府。

第二年為大比之年,巡撫按規定為監臨,要在闈中住一個月。張之洞是個不耐寂寞的人。要找一個人在闈中陪他說話。有人提議榆次縣令吳子顯是袁枚外甥的孫子,潘世恩的女婿,最適合。張之洞聽了高興,既是大才子的後人,又是狀元郎的女婿,自然博學多才,即刻將吳縣令調進闈中。誰知此人素不讀書,胸中實無多少墨水,張之洞與他談金石之學,一問三不知。張大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