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3部分

聽朱濟世這麼一說,丘胖子換上了一副冷淡的表情“是啊,大英帝國並不能為所欲為,但是,她仍然是這個世界的霸主,海洋的統治者!如果沒有我們的支援。大明帝國永遠不可能成為東西伯利亞的主人。”

“我們不需要英國的支援,因為我們已經打算為東西伯利亞戰鬥100年了!”朱濟世針鋒相對。他知道,“中俄百年戰爭”是符合英國利益的,所以他沒有必要在日本問題上做出讓步。

丘胖子沉默不語,臉色陰沉地看著朱濟世。

場面有些尷尬,所有人都不說話。最後,還是朱濟世打破了沉默“日本已經準備開發長崎、大阪、橫濱、名古屋和蝦夷五口通商了。我想。這可以成為《英日協定》的一部分。但是五口之外,英國人最好不要前往,否則後果自負。這一點,也要在條約中寫明!”

英國的“探險家”們是很喜歡在別國的土地上瞎轉悠的。還時不時的會同當地居民發生衝突,現在大明朝廷的直轄省(府)大都是開放的,因而在大明土地上瞎轉悠的英國人就不少。衝突嘛,當然也少不了。為此,丘吉爾隔三差五就要去找大明外交部交涉理論。

好在中國人基本上還算溫和。在大明朝廷的直轄省份裡面還是有王法的。雖然民人多少有些排外,但是命案什麼的倒很少發生。不過日本武士們就沒有那麼講道理,他們是有砍人權(武士砍平民不犯法)的!這要是隔三差五就砍幾個英國人,日英之間非打起來不可!

所以德川幕府不敢像大明那樣開放,只能搞幾個口岸,同時在人煙稀少的蝦夷島實行比較開放的政策。

“英國需要治外法權、協定關稅和自由貿易……”

“這不可能!”

“皇帝陛下,這對大明難道沒有好處嗎?”丘胖子道。“大明的商品,現在不也一樣被阻擋在日本國門之外?”

朱濟世並不理會丘胖子的抗議,繼續道“日本將會實行進出口配額管理,包括大明和英國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輸日商品。都必須有幕府發放的進口許可。此事不容討論!”

朱皇帝當然是站在維持德川幕府封建統治的立場上同丘胖子談判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雖然日本國內盛產金銀銅等貴金屬,但也不是什麼“黃金之國”,每年的金銀銅產量,在鑄造成貨幣之後,不過就相當於四、五百萬左右的銀元。由於日本出口的拳頭產品很少,只有海參、鮑魚等等,他們的貿易幾百年來一直是逆差(主要對中國),所以這四五百萬就是日本主要的通貨來源。如果日本的貿易逆差大於鑄幣量,那麼日本國內的通貨就會減少,通貨緊縮就會出現。

而日本武士的收入長期以來是同大米掛鉤,一旦米價因為通貨緊縮而下跌,武士的收入就會下降。一部分底層武士就有可能陷於窮困,不少藩的財政也會破產。幕府的統治自然不穩。所以德川幕府自200多年前就開始實行“絲割符”制,嚴格限制貴金屬流出。而這項政策,一直執行到現在。

歷史上德川幕府的倒臺和幕末的動盪,很大程度上同黃金外流和通貨緊縮有很大關係——日本當時所實行的貨幣制度非常坑爹,其官鑄金幣和銀幣之間的金銀比價同國際市場有兩三倍的差價,在被迫開啟國門之後,自然出現了黃金大量外流,從而造成國內的金融貨幣動盪。不過在這個時空,在朱皇帝和滙豐行的幫助下,日本已經完成了一輪幣制改革,實行了同國際接軌的貨幣制度。幕府的統治,也因而得以加強。

但是,日本一旦完全開放進口,保管還會有大量金銀外流。到時候國內的通貨一準出問題,明子和德川幕府的統治多半要維持不下去。

歷史上,在明治維新後,日本因為工業化投資和擴軍備戰,同樣出現了金銀大量外流的情況。結果造成日本政府